返回首页

晚清慈禧太后为什么痴迷于看戏?

168 2024-03-12 00:50 admin

一、晚清慈禧太后为什么痴迷于看戏?

看书?太累!看巜今曰头条》?那时还没有这玩艺!打麻将啊?嘻嘻,赢个球!老娘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大清都是她的,还用得着一块一块地搬砖?旅游啊?才不干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找小鲜肉啊?不行!老娘好歹是一国之母,得注意影响,搞好安定团结最重要。

国家杂事有人管着,吃喝拉撒有人侍侯着。这一天到晚无事可干---闷得慌,到底干什么好呢?噫,看戏好!看戏有趣,解闷,有品位,还挺享受。

要问慈禧为什么痴迷看戏?看看慈禧喜欢看什么戏就知道了。慈禧最喜欢看情爱戏,例如有潘巧云偷情故事的《翠屏山》,色情戏份很重的《双瑶会》、《盘丝洞》、《思凡》、《捉奷》、《合欢图》、《狐狸缘》等等。为什么慈禧喜欢看情爱戏呢?这得从慈禧的个人情况谈起,慈禧虽然贵为一国之主,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但是由于咸丰皇帝早逝,她26岁便开始守寡。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漫漫长夜中,她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高贵的身份,使她不敢明目张胆地恣意妄为;大众的非议,使她不能冒天下之大不违。然而,追求情爱的种子,不处不在生根发芽,这些种子必须找到寄托,而最好的寄托,便是对情爱之戏的观赏。

慈禧爱看情爱戏,儿子同治皇帝没少跟她闹别扭。慈禧点名要看《翠屏山》,同治亲自上台演角,遇到难堪的场景就减,遇到不雅的台词就删。删删减减下来,一台戏成了清汤寡水的味,一点意思也没有了。慈禧不甘心,第二天令演《双瑶会》。同治故使重演,又上台搅局,并编一句台词劝戒慈禧:“都一把年纪的人了,凡事讲究点,别闹笑话给年青人看!”,慈禧听了,只微微一笑,以后依然我行我素。同治帝无法,不可能场场搞破坏,只能由着她。

慈禧对看戏情有独钟,不仅看戏,而且编戏。史书记载,“慈禧工书画,知音律,修改《四面观音》”。她常常自扮观音,令宫女和太监扮作童子和其它人等,所需服装、道具不惜重金从江南采购。内廷剧目看腻之后,又将宫廷外面的名班名角招进来,如谭鑫培,杨小楼等等。

慈禧喜欢看谭鑫培演的老生戏,其人念白抑扬顿挫,唱功深厚,做打扎实。对于听腻了奉承话,厌倦了奴才相的慈禧来说,无疑如沐春风。有一回谭鑫培大病一场,很久没来唱戏。慈禧感觉很不习惯,由此埋悠道:“既使病了不能唱戏,也应该来请个安啦”。手下人赶紧传旨,谭鑫培不敢怠慢,令儿子将他背进宫。慈禧当面训斥:“我不许你死,好好活着给我当差!”,一面又令御医赏珍贵药材,让他早日康复。说也奇怪,经慈禧一番折腾,谭鑫培的病居然好了。后来他更卖力地唱戏,由于有太后老佛爷抬举,一时身价倍增。

慈禧也爱看杨小楼演的戏,每次演完必令太监将杨小楼传至她的寝宫,赏赐异常丰厚,有一次还赏了只有二品以上官员才能得到的御笔“福”字。在演出中,杨小楼不慎撞倒台角的檀木架子,惊了太后老佛爷的驾。换作别人必然是死罪,可慈禧不但没发脾气,反而关切地问:“三元(杨小楼小名),你这是怎么啦?”。杨小楼早已吓得胆颤心惊,连忙叩头解释:“连演了四场《挑滑车》,实在体力不支,失控撞倒”。慈禧安慰道:“下次注意休息,别急着赶场”,说完又赏了他20两银子。

有个演奷戏的李溜子,看到慈禧赏了杨小楼,便使出浑身功夫,卖力地演完全场。台下掌声一片,李溜子满心欢喜,只等老佛爷打赏。却不料慈禧不但不赏一块钱,反而令人将他打了40大板。众人不解,慈禧解释道:“我最恨不忠,象这种奷佞小人着实该打!”。可怜一个戏子,被慈禧当作杀鸡儆猴的样板,冤死人也!

慈禧看戏有很多禁忌,不能说“死、亡”等不吉利的字,不能犯她的属相“羊”,不能说“最毒妇人心”。著名老生王福寿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羊肉铺。虽说他戏唱得好,但慈禧吩咐,任何人不准给他打赏,她说:“他天天剐我,我还赏他?”。唱青衣角色的孙怡云,照本宣科唱了一句:“羊入虎口有去无回”,被慈禧认为是咒她,遭到驱逐,下令永远不准他登台唱戏。

在过去,唱戏之前演员要拜台;唱完之后演员要谢幕,这一拜一谢对慈禧极为受用。戏剧挑她喜欢的点,听之看之,何等心旷神怡;戏词可以随心所欲地改,既能体现自已的水平,又能满足自已的喜好,何等惬意!看戏中间可以随时叫停,想赏就赏,想罚就罚,这是何等好玩,又能体现尊崇的美事!这慈禧就是会享受,难怪她会痴迷于看戏!(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自行车脚踏固定脚叫什么名字?

自行车后面踩的那个地方叫:脚踏杆、脚柱、脚垫、平衡杆还有一个名字叫火箭筒起源于特技自行车,自行车有了这个东东可以完成很多特技动作,例如骑着自行车飞跃到楼梯扶手上利用前后两只火箭搭在楼梯扶手上使整台自行车连同车手可以顺着楼梯扶手滑下来。火箭筒上还可以站人(很多人,例如自行车特技里边的孔雀开屏),火箭筒在自行车特技里还有很多用途就不一一概

三、颜真卿小时候的故事?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四、河北家乡习俗150字?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那么河北的相关春节习俗又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除旧布新迎春忙

在河北民间,一进腊月(农历十二月),特别是吃过腊八粥,就有年味儿了。真正进入过年实质性准备阶段,是二十三日祭灶以后。俗话说是开始忙年,其主旨是除旧布新。民间歌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赶年集;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做黄酒;三十儿,炖肉包饺子。意思是忙年的七天中每天有活干,天天有重点。

扫房子,是春节前最彻底的卫生除旧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们关注起居环境和自身清洁卫生的美德良俗。

五、栾川集市咋样?

栾川集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集市,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集市形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栾川集市规模宏大,集市上的商品品种繁多,既有食品、饮料、日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手工艺品、瓷器、玉器等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购物。此外,栾川集市还传承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传统地方戏曲表演、传统技艺展示等,为游客提供优异的文化体验。总之,栾川集市作为河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经济活动,是值得游客前往一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