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侯和亭侯哪个大?
乡侯大。
汉代沿袭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侯爵是非宗室人员能分封到的最高爵位。汉代侯爵分两种,一种是列侯(彻侯)、一种是关内侯。
列侯有尊卑,分为三等,一等为县侯,食邑一个县,有的好几个县,比如曹操封为武平侯,但食邑并非仅限于武平国(县级),还包括柘县、苦县及阳夏三县,合计足足有两万户,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
第二等是乡候,食邑一个乡,如西乡候张飞、斄乡侯马超,不过诸葛亮的武乡候虽然带有乡的字样,但属于乡候还是县侯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武乡是一个县应该属于县侯。
第三等是亭候,食邑一个亭,秦汉时期一亭十里,亭就相当于村了。关羽的寿亭候就属于亭候。
县侯、乡候和亭候级别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尊卑和食邑不同。不过列候一般都是虚职,封到哪不一定就要到哪就食,很多人的封地会封到他的家乡以示荣耀,大有衣锦还乡的味道。比如张飞封为西乡侯,西乡在涿郡,也就是张飞的老家,涿郡当时归魏国管,所以张飞不可能去西乡就食,西乡侯只是表示一种荣耀,同时张飞能享受西乡侯相应的待遇。至于待遇大小,那就要看食邑人口多少了,有的一个乡比一个县人口都多。
二、斄乡侯读音?
斄乡作为地名,应念作[ tái ],如三国时的马超就是斄乡侯,陕西武功县一带就有斄郡、斄县等古地名。古同“邰”,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
古县名,秦置,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斄,还可以读[ lí ],释义:1.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2.牦牛:“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三、乡街赶集文案?
平时乡街赶集日再怎样也不会塞车塞得死死的那种,快过年时每天都像赶集日,这里塞那里塞,特别是桥头那里塞死了,有时希望自己有轻功飞过去。不过我喜欢人多的地方,感觉特热闹,所以乡街赶集日只要我有空都会出去赶集下。
四、乡侯县侯亭侯关内侯有什么区别?
一、等级不同。县侯、乡侯、亭侯均为二十等爵中的第十二级爵列侯(彻侯、通侯),县侯的地位高于乡侯,乡侯的地位又高于亭侯,而关内侯则是第十九级爵。
二、出现时间不同。关内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县侯、乡侯、亭侯则在东汉时期才从列侯中分化出来。
三、有无侯国。县侯可以建国,而乡侯、亭侯、关内侯则不能建国。
四、食邑规模不同。县侯食一县,乡侯食一乡,亭侯食一亭,关内侯的食邑则以户数计。
五、实封与否。县侯通常实封,乡侯、亭侯、关内侯多虚封。
六,可居官职不同。西汉时期丞相必须出自列侯,而关内侯则不可。
七、朝位排序不同。县侯位于乡侯之前,乡侯位于亭侯之前,亭侯位于关内侯之前。
八、延续时间不同。在西晋恢复五等爵制后,关内侯鲜见于世,县侯、乡侯、亭侯等列侯继续存在于两晋南朝。
五、乡侯和亭侯有什么差别?
关内侯、亭候、乡候、区别主要在于尊卑和食邑不同,是自上而下的等级。
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公侯伯子男为第一、第二品,县侯为三品,乡侯为四品,亭侯为五品。
南齐取消了列侯中的县侯,仅余下四品的乡侯和五品的亭侯。陈朝时列侯为八品。隋朝沿制,列侯八品,视千石。
1、关内侯,关内侯是没有食邑,相当于资格证,有了关内侯的爵位说明你进入了贵族的圈子,以后就和老百姓不一样了。
2、亭候,食邑一个亭,秦汉时期一亭十里,亭就相当于村了。关羽的寿亭候就属于亭候。
3、乡候,食邑一个乡,如西乡候张飞、斄乡侯马超,不过诸葛亮的武乡候虽然带有乡的字样,但属于乡候还是县侯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武乡是一个县应该属于县侯。
扩展资料
古代侯爵的发展沿袭
1、秦朝
秦朝废除了周朝时期通行的卿大夫采邑制度,设郡、县。随之出现了彻侯、君等具有食邑的封爵。采取二十等爵制,彻侯为最高一等,具有食邑,但无封国。
2、西汉
西汉建立后,延续此项制度。彻侯为汉代异姓臣子的最高封爵,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也称列侯。
西汉的列侯封县、封地称国,食邑高低不等,少者百户,多者如长平侯、冠军侯等可达万户。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之令、长。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家臣。
列侯如果不任职或娶公主,就需要去封国居住,称为“就国”或“归故国”。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六、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县侯还是乡侯?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顷之,又领益州牧。
”对于诸葛亮的封爵:武乡侯,到底是乡侯级别还是县侯级别,历代则有很多种说法,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一、现有的两种不同观点 清卢弼《三国志集解 诸葛亮传》在“武乡侯”下注引多条资料: 1、《寰宇记》,武乡谷在南郑县东北三十一里,即诸葛孔明受封之地。
2、赵一清曰:《方舆纪要卷五十六》武乡谷在汉中府南郑县,蜀汉封丞相亮为武乡侯,盖邑于此。
又褒城县十七里有武乡城,后魏延昌初置武乡县属褒中郡。
3、潘眉曰:《十道记》以南郑之武乡谷为诸葛武侯受封地,近洪氏《补疆域志》从之。
4、眉按:诸葛功在魏延上,延尚封南郑邑侯,不应诸葛仅封南郑之乡侯。
考武乡乃县名,前汉属琅邪郡,中兴省。
至建安中严干已封武乡侯,可知武乡侯虽省改于中兴,而实复置于汉末矣。
三国时封爵之制皆以本郡邑为封土,如魏张郃为鄚人封鄚侯;徐晃杨人封杨侯;吴文钦谯郡人封谯侯;濮阳兴陈留人封外黄侯;时谯郡、陈留不属吴,亦遥领之。
诸葛琅邪郡人,因以琅邪之武乡封之。
犹张桓侯涿郡人封西乡侯,西乡,涿郡县名,皆邑侯非乡侯也。
恽毓鼎说同。
弼按:潘说极是。
由以上资料,我们归纳总结历代对于诸葛亮武乡侯的认识如下: 第一,古代的地理著作,比如唐朝《十道记》、宋朝《太平寰宇记》、清朝《方舆纪要》均记载诸葛亮的武乡侯封地位于汉中南郑县的武乡谷,由此认定诸葛亮的封爵武乡侯是乡侯。
第二,近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和贡献,其封爵不应当低于其部下魏延的南郑侯(县侯),而应当是遥封的徐州琅邪郡武乡县县侯。
这种观点以清代学者潘眉、恽毓鼎以及卢弼等人为主。
二、认为武乡侯是县侯的依据其实不成立 那么近代学者提出武乡侯是县侯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些依据能成立吗?下面进行分析: 依据一:诸葛亮在蜀汉权倾朝野,集蜀汉政府丞相、录尚书事、假节、益州牧、司隶校尉等要职于一身,是蜀汉的第一人。
而魏延只是诸葛亮的前军师,却封爵为南郑县侯,诸葛亮的封地武乡却在魏延的南郑县治下,显然不合情理。
其实,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不了解汉代封爵制度的原因。
汉代封爵是以奖励重大军功为主的,在政府当权的丞相、尚书令等人,虽然大权在握,却不一定有很高的封爵,因为他们没有重大军功可资加封进爵(当然,前提是这些当权者不搞以权谋私)。
例如:魏延的南郑侯,就是在他率部取得阳溪大捷之后得到的封爵,而与魏延一同指挥这次阳溪大捷的吴壹也由此开始从亭侯一直升到了县侯的封爵,而阳溪大捷实乃蜀汉诸葛亮时期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胜利。
同样,此时期蜀汉方面得以晋封县侯的,无一不是在军事有真正杰出贡献的人员。
而蜀汉的当权人物,却不一定有很高的封爵,例如: 李严为蜀汉第二号人物,任职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假节,加光禄勋,骠骑将军,可是其封爵只是都乡侯,因为他基本没有参加北伐的重要军事行动。
费祎为诸葛亮、蒋琬之后蜀汉的最高领导者,任职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益州刺史。
可封爵也只是成乡侯。
蒋琬是接替诸葛亮的蜀汉第一号人物,任职尚书令、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司马、录尚书事。
而其封爵更是仅仅为安阳亭侯,甚至比费祎的乡侯还要低一个级别。
而同时期的蜀军大将,由于有军功在身,虽然职位不高,反而封爵更高。
例如: 魏延:任职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凉州刺史,建兴八年封爵南郑侯(县侯)。
王平:虽然职务只是后典军、安汉将军、领汉中太守、督汉中,但是却在建兴十五年封爵为安众侯(县侯)。
吴壹:任职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也基本上是纯粹的军人,但是也以军功逐渐由亭侯、乡侯晋封为济阳侯(县侯)。
吴班:吴壹的族弟,任职骠骑将军,假节,也是纯军人,以军功封绵竹侯(县侯)。
姜维:其实也是一个只管打仗的军人,其职务是大将军、录尚书事、督中外军事 、假节、领凉州刺史,以军功封爵平襄侯(虚封县侯,平襄县位置在魏国)。
马岱:马超从弟,任职平北将军,也是一位只管打仗的军人,封爵陈仓侯(虚封县侯)。
另有一位句扶,生平不详,被封宕渠侯(县侯)。
《三国志王平传》记载说:“平同郡汉昌句扶,忠勇宽厚,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
”《华阳国志》曰:“后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 可见句扶也是一位名将,以数次荣立战功而封爵县侯。
由此可见,蜀汉的传统是秉承汉代制度,比较高的封爵只奖赏给立下军功之人。
而行政人员,即使你职务再高,权力再大,也是不封爵县侯,而只封爵为乡侯的。
因此,以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封爵不可能比军功大的魏延低,是错误的观点。
依据二:认为建安中严干曾经被封爵为武乡侯,证明武乡县在此时已经恢复,诸葛亮的武乡侯可以是县侯。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并没有证据证明严干在建安十一年封爵的武乡侯,就是县侯。
而实际上,建安十一年时期,曹魏阵营中基本上没有封爵为县侯的: 夏侯惇:曹操最亲信的大将,虽然最终职位升到了大将军,但只是高安乡侯。
夏侯渊:也是曹操最亲信的大将,任职征西将军但是封爵只是博昌亭侯。
曹仁:曹操从弟,也是最亲信的大将,建安十一年只是都亭侯(与严干封武乡侯同年)。
曹洪:曹操从弟,曾冒死救曹操性命的亲信大将,时任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
荀彧:曹操此时期最重要的谋臣,也只是万岁亭侯。
荀攸:曹操此时期最重要的谋士,任军师,也是只为陵树亭侯。
贾诩:曹操重要谋士,因劝说张绣归降,被封爵都亭侯。
钟繇:曹操的重臣,此时期也只是东武亭侯。
程昱:曾经挽救曹操于危难的重要谋士,此时也只是安国亭侯。
郭嘉:曹操最得力的战术谋士,任司空军祭酒,此时也只是洧阳亭侯。
董昭:为曹操控制汉献帝立下大功的人,也要到建安十二年才封爵千秋亭侯。
张辽:曹操的五虎将之首,建安十一年时为荡寇将军,都亭侯。
于禁:曹操资历最老的五虎将,建安十一年时为虎威将军,益寿亭侯。
乐进:曹操最能打的五虎将,建安十一年时为折冲将军,广昌亭侯。
张燕:黑山军首领,率部归降曹操,被封爵安国亭侯。
张绣:为宣威侯(县侯)。
但是这个封爵并不是曹操给的,而是更早时保护汉献帝东归有功所封。
张鲁:在建安二十年因归顺曹操有功被封阆中侯,但是这个县侯确实虚封的,因为阆中不归曹操势力管辖。
公孙康:辽东割据势力头领。
建安十二年以斩杀袁尚、袁熙及速仆丸等人,归顺曹操被封康襄平侯(县侯),拜左将军。
总之,列举了以上多个例子,证明建安十一年时,曹操阵营里根本就没有因功封爵为县侯的,乡侯也极少,基本上都是亭侯一级的。
而以为严干这样不很出名、级别不高、贡献不很大的人物,会在此时突然被封爵为县侯,实在是毫无道理,毫无根据,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严干因功被封乡侯,在当时已经是格外奖赏了。
其次,还有意见说严干的封地武乡,与诸葛亮的封地根本不是一回事。
《三国志 和常杨杜赵裴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列传》云:“(严干)会以建策捕高干,又追录前讨郭援功,封武乡侯,迁弘农太守。
” 《三国志集解》在此“武乡侯”下注文曰:“此与《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所封之武乡侯当别为一地。
《晋书地理志》并州上党郡有武乡县,严干立功在并州,其封邑当亦在并州之郡县。
” 卢弼这种意见,其实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晋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并州上党郡武乡县,是西晋以后新设立的县,建安十一年所封严干的武乡侯,显然不可能时西晋以后的县级单位,完全不可能在并州。
同时上面分析指出建安十一年曹操也不会破格封爵给严干县侯。
因此,学者们提出的第二个依据,建安十一年严干所封武乡侯,是琅邪郡的武乡县复置的证据不能成立。
依据三:认为诸葛亮是徐州琅邪郡人,当时都以封爵到自己家乡为荣,故诸葛亮的武乡侯是琅邪郡复置的武乡县,是虚封的县侯。
这种说法其实也有漏洞。
查《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显然,诸葛亮的老家是琅邪郡阳都县人,如果是想让诸葛亮封爵到自己老家,而且又是虚封(因为琅邪郡属于曹魏地盘),则直接封爵为阳都侯不就好了,为何还要封在诸葛亮老家附近的武乡?因此,认为武乡侯是虚封诸葛亮家乡县侯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总之,诸葛亮所封爵的武乡侯,其实还是一个乡侯,而不是县侯。
这个乡侯是实封的,有封地在南郑县境内的武乡谷,历代地理专著的记载是正确的。
七、霍去病冠军侯是县候还是乡侯?
霍去病的冠军侯,是以其封地冠军县命名的。
这么说答案就很明确了,霍去病的冠军侯是个县侯。
“冠军”也很显然具有双重含义,即是形容其军功盖世的形容词,同时又是指其封地的地理名词。
关于“冠军”作为封地的地理概念,我们不妨再举两例。
吴国黄武二年,孙权封大将韩当为石城侯,领冠军太守,就是遥领曹魏治下的冠军太守一职,实际上是空头支票,无法上任。
曹魏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封侄子曹琮为冠军公,意思就是封地在冠军的公爵。
八、毕节团结乡是几号赶集?
团结镇是每逢4和9的日子(即每月4日、9日、14日、19日、24日、29日)是赶集日!沙朗人有赶晚集的习惯。每逢1和6的日子(即每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是赶集日!普吉每逢3和8的日子(即每月3日、8日、13日、18日、23日、28日)是赶集日!
九、伍寨彝族苗族乡赶集时间?
一般是在农历每个月的五号、十号、十五号和廿五号,特别是十五号和廿五号的赶集人数相对较多。 这是因为赶集是该地区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常常与商业交易、文化传承等相结合。因此赶集时间设定一般遵循传统习俗,便于人们的安排和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伍寨彝族苗族乡在不同节气、节日等特殊日子也会设定特别的赶集时间,以适应当地人民的需求。
十、昆明沙朗乡跟团结乡是几号赶集?
团结镇是每逢4和9的日子(即每月4日、9日、14日、19日、24日、29日)是赶集日!沙朗人有赶晚集的习惯。每逢1和6的日子(即每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是赶集日!普吉每逢3和8的日子(即每月3日、8日、13日、18日、23日、28日)是赶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