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梦时为什么特别想念一个人醒来时就没有那么想了?
这个很正常
毕竟梦是幻想
现实才是真的
二、宋朝人是不是特别爱摹画?我们看到很多魏晋隋唐的古画为啥很多是宋摹本?
嗯,与其说爱摹画,不如说这是一种古人记录传承资料的手段。想象一下,在如今这个年代,如果说官方机构获得一个珍贵的绘画,那肯定会进行最专业的高精拍摄或者扫描,以便于它作为资料的归档与保存。同样的,古代也需要这样的事情,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在古代只能采用人工临摹的手法进行存档。而一般负责这种工作的则是官办画院。画院这个机构在五代时期就有了,宋朝时达到顶峰(你懂的,因为宋徽宗)。画院一般要负责皇家绘画收藏的鉴定与修复整理,还要负责培养绘画学徒(如王希孟,张择端,全都是画院培养出的牛人),当然,也会负责一些对于古代绘画的临摹工作。宋徽宗本人也曾进行过这项工作,例如唐代张宣的《捣练图》,现在看到的就是宋徽宗摹本。其他的相信你也见过很多,但大都是无名的画院高手所摹。有鉴于中国传统绘画本身材质的特殊性(多为纸本或绢,难以保存),再加上年代的久远性(动辄七八百上千年,期间还要经历无数战乱),如果不是因为历代画院的临摹,那许多古画我们便只能看到文字记载,完全看不到图像啦。事实上唐代以前的书画真迹流传下来的非常少(也有,但非常非常非常少)。
所以,在画院制达到顶峰的宋朝,一定也对古画临摹的工作做的最为周全,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宋摹本。
而且摹画本身也是一项难度极高的事情,对于临者的技巧要求非常高。这项工作其实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展子虔《游春图》(隋朝流传至今的真迹,是真迹,不是摹本,非常珍贵),就有金仲鱼的摹本,还有冯忠莲花费十年时间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这些经过千年光阴流传至今的古画,即使在现代技术的保护下,每展出一次也依然会受到一些不可逆的损坏,因此有时也会用这些现代摹本作为替代展示。而这些摹本本身也已上升到了国宝的程度。
假如再过千年,后人说不定就完全看不到古代真迹了。到那时,20世纪的摹本也就变成了古画,或者以摹本的摹本形式,继续流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