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小七孔桥的历史和故事?

259 2024-04-07 14:05 admin

一、大小七孔桥的历史和故事?

       小七孔古桥有183年的历史。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古为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横跨响水河。桥下潭水幽蓝,两岸古木萌绿,衬出桥的雅静恬美。

关于小七孔古桥的传说:

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

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

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

二、贵州小七孔古桥来历?

景区位于贵州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至麻尾火车站36公里。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十五年的小七孔石桥,这个景区之名也是从这儿而来的。小七孔桥——位于景区之首,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40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

这座漂亮的古石桥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远时候有一位名叫阿吉的瑶族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了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本桥遂名小七孔桥。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叫“七姑桥”。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三、中国有多少首民谣,都有什么?

中国民谣有很多...以下都是: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都、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都,广酉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闻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区:

客家人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