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杨课文第12段?
《白杨》第12~13段内容: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通过一问一答,写出了白杨的品质。爸爸不仅仅是在说白杨,还在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们,将来孩子们也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
二、白杨礼赞234自然段写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倔强挺立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白杨礼赞第八段赏析?
1、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2、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
3、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
4、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
5、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作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进行对比,一“那”一“这表现出界线分明的爱憎。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四、白杨礼赞第六段原文?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五、白杨礼赞第五段从哪几些角度描写白杨树?
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从形象(旺盛、力争上游):干:笔直;枝:靠拢;叶:片片向上;皮:有光泽。从气魄(坚强、朴质、斗争精神):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
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六、背诵白杨礼赞6到8段技巧?
茅盾先生这篇散文结构严谨,有旋律可循。6至8段可找出一些规律,从而使记忆变得灵活巧变。
1、先了解这几段的段意,第6段主要赞扬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的意志,第7段和第8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由物及人概括白杨树象征的形象。
2、再了解这几段的机构,6至8段结构大多用了排比句,转折句,递进句。第6段:这就是…然而不决是…(转折);第7段:它没有…没有…;当你…难道你…难道你…(排比)如果…那么…但是…(转折);第8段:它在…就跟…,它有…就跟…(排比);…不但象征…尤其象征…(递进)
3、句式大概记住了,但还有几个词语不容易记住顺序: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还有一句:朴质、坚强、力求上进。多背多读顺口或者记住这几个词的首字。技巧还是有的,但也要勤加多练,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七、白杨礼赞6-8段怎么背?
步骤/方式1
第6段内容如图片,只有一句话,硬背就可以了。
步骤/方式2
第七段内容如图片,是本文背诵的重点难点。我们应该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把它背下来。
先把这两段分两层:
第一层至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一层要理清句意,抓关联词,整出一个句式,即“它没有……,没有……,也许你要说……,如果美是指……,那么它却是……,也……,更不用提……,它是……!”这是这一层的底层逻辑。弄懂它,在这一基础上,添上书上的实质内容,大声朗读,短时间内强迫自己背诵,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层,从感叹号至这段结尾,如法炮至上速方法。即理解句意,抓关联词,整出句式,一在弄清这层底层逻辑基础上,大声快速朗读几遍,试背几遍即可。
基于其上两层连背,即可。
步骤/方式3
仿效第七段背诵方法,集中优势兵力,弄清底层逻辑,大声快速朗读几遍后,试背。
八、白杨礼赞最后一段作用?
最后一节的作用是结尾再次点题赞美白杨树,回应开头,简洁有力。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
最后斥责那些鄙视白杨树的人,使感情又来了一个回旋。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高声赞美白杨树”,感情炽烈,又使全文意境完整。
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
如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成就,是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寓有了更深的意义。
九、《白杨礼赞》第七段仿写?
当你看到一片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清纯、优雅、自由地飞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人类的“牧师”?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片片白云渴望追求自由,随风飞舞,宛然象征了艺术家们为寻找人类灵魂的解放与自由而努力创造的精神。
十、白杨礼赞第一段的作用?
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讲,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点明礼赞的原因;
从结构上讲,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而且点明文章描述的对象——白杨树,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