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不吃酱油的人会比经常吃酱油的人健康吗?
谢邀, 从不吃酱油的人并不会比经常吃酱油的人健康!
日常做饭炒菜放酱油,只要控制好剂量,完全不会影响健康!!
至于答主所说的,大部分酱油都含有大量白糖和色素香精,
我们完全可以摒弃这些含有添加剂的酱油呀!
选择一款零添加的高品质酱油!
最最最关键的是难道你们不觉得不放酱油的美食是没有灵魂的吗?!
且看我暴击三连!!
哈哈哈,是不是看起来都很诱人…
接下来重点来咯!
要想打得一手好酱油,且看我这里3点挑选小攻略!
一、 看配料表
第一要先看配料表,配料表越短越好,化学添加剂越少越好!!
高品质的酱油只有水、大豆、小麦和盐四种原料。
比如我家正在用的千禾这款零添加380天酱油。
https://xg.zhihu.com/plugin/b8662489fc703124ba8ef018c523148b?BIZ=ECOMMERCE但是现在不少厂家生产的酱油发酵时间太短,导致酱油风味不够,才会加了很多添加剂进去。
所以看酱油品质就看配料表里面除了大豆、小麦、水和盐,还有没有其他添加剂。
列如下面这款酱油,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瓶十几块钱的酱油里,添加剂就写了两三行。
比如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三氯蔗糖(甜味剂)、苯甲酸钠(防腐剂)、肌苷酸二钠等增鲜剂,品质相对来说较差。
二、 看氨基酸态氮含量
一般在产品标签配料表下面标明,
氨基酸态氮是酿造酱油的核心成分,是衡量酱油品质的最核心指标之一。
我们国家也是按照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来确定酱油的等级的。
通俗点来讲,在用大豆酿造酱油时,大豆蛋白可以分解成氨基酸,发酵时间越长,蛋白分解越彻底,氨基酸含量就越多。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品质自然也越好,吃起来也会更鲜美!
按照国标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要≥0.8g/100ml,如果追求更鲜美,可以在特级酱油中挑选氨基酸态氮更高的。
特别注意:氨基酸态氮是可以通过添加剂来提高的
比如增鲜原料酵母抽提物、添加剂中的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等等。鲜是鲜了,但都是勾兑出来的鲜味,不建议多吃。
三、 看保质期
一般来说,酱油的保质期不仅取决于制作过程中添加的防腐剂,而且跟它的原材料储存周期、生产线灭菌技术以及酿造工艺都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一款酱油既零添加防腐剂而且保质期又长,这说明这款酱油在各个环节质量安全都是非常可控的。
同样举例千禾零添加380天酱油,在零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保质期还能达到24个月。
https://xg.zhihu.com/plugin/b8662489fc703124ba8ef018c523148b?BIZ=ECOMMERCE最后总结一下,买酱油尽量选择配料表零添加,氨基酸态氮≥0.8(特级酱油),长保质期酱油!
大家学会了吗?
好啦,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要问,有啥推荐的没?
大家完全可以试试我上面提到的千禾零添加380天酱油,
真真正正零添加,配料表一秒看完!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简简单单的四样,而且都是我认识的,哈哈~
吃起来就比较安心!
https://xg.zhihu.com/plugin/b8662489fc703124ba8ef018c523148b?BIZ=ECOMMERCE而且它还是属于那种偏淡口的,对于我这种一直不喜欢吃太咸口味的人刚刚好。
讲真我们家最近两年都是在吃他们家的380天酱油,一囤就是好几瓶
平时家里做凉拌菜的时候放一点,很提鲜。
我减脂期做减脂餐的时候也会放一点,也会让本来难以下咽的减脂餐增加一些滋味。
刚开始也没觉得0添加的酱油味道如何如何,
但后来超市打折买过一瓶普通的酱油,再一吃有了对比,就瞬间高下立判了。
零添加酱油吃的多了以后,
现在对于添加各种増鲜剂等添加剂的酱油很敏感,真的不夸张的说,一吃就知道有没有。
最近疫情期间我老妈基本上每天都在捣鼓美食…
比如用它来做红烧鸡爪,红烧猪蹄,真的连骨头的入味,贼香!
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不回家吃饭了!!
还有我老爸,最近简直沉迷于它,不能自拔!
拌面也要放一点,吃饺子都不用醋了直接蘸酱油(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吃饺子蘸酱油你敢信!!)
恨不得把它当成老干妈,用来夹馒头!!
还有,老爸对自己的厨艺也开始蜜汁自信了,有时甚至敢叫板我老妈,动不动就放着我来!!哈哈哈
不说了,我去看我老爸VS老妈的厨王争霸赛了..
二、广东人吃的酱油
<>
广东人吃的酱油:历史、制作与文化
广东人吃的酱油:历史、制作与文化
酱油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其中广东人对于酱油的独特偏好与制作工艺更是引人注目。本文将会揭示广东人对于酱油的热爱以及它在广东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酱油的起源和历史
酱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人们就开始使用酱油来调味食物。而在广东地区,该调味品的使用更是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广东人口味独特,喜欢用酱油来提升食物的鲜美度。
广东地区因其气候潮湿,适宜发酵,所以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酱油工艺得以蓬勃发展。广东人吃的酱油独具特色,味道醇厚、色泽深红,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广东人吃的酱油的制作工艺
广东人吃的酱油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多个步骤和长时间的发酵而成。首先,选用高质量的大豆和小麦制作黄豆面,再用压碎机将其细碎成为豆饼。随后,将豆饼置于大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水,进行长时间的发酵。
再者,通过多次的发酵和提取,逐渐过滤出纯正的酱油液。这一过程需要经历数月乃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的风味和口感。最终,亲手制作的酱油成品呈现出浑厚香醇、色泽红亮的特点。
广东人吃的酱油的特点
广东人吃的酱油有着浓郁的香气和深厚的味道,成为众多美食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相比于其他地区的酱油,广东人偏好的酱油更偏甜,口感更加醇厚。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为广东独具的菜肴提供了独特的风味。
广东人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地,因此他们吃的酱油通常选用高品质的黄豆和小麦制作,确保口感的细腻和色泽的深厚。酱油作为菜肴调味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人将其与豆腐、海鲜、蔬菜等食材搭配,使每道菜品更加鲜美可口。
广东饮食文化中的酱油
广东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而酱油作为广东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广东烧腊、炒菜还是传统的广东菜,酱油都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广东人喜欢将酱油与其他调料混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味觉体验。酱油的深厚味道能够增添菜肴的层次感,并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同时,酱油在广东的宴会和家庭聚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广东人热爱团圆,酱油成为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分享美食时的共同调味品。这种共享美食的文化凝聚了乡情与亲情,让人们感受到广东独特的饮食文化。
总结
酱油作为广东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和精心的制作工艺。广东人吃的酱油有着独特的特点,醇厚的味道和红亮的色泽使其与众不同。广东人将酱油应用于各式各样的菜肴中,以增添食物的美味和层次感。
广东人热衷于分享美食,酱油作为共享的调味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着情感和乡愁。在未来,无论食物的口味如何变化,广东人对于酱油的喜爱与热情将永不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