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州哪石碑刻字?

264 2024-09-06 09:58 西部乡村集市网

一、苏州哪石碑刻字?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藏书石码头那里有石碑刻字的,苏州市木藏书石码头那里原来有开产花岗岩金山石的石矿,那里的花岗石质量较好全国有名,现在停止开产了,所以那里有大量的加工石头的工人,经营着景观假山石等各类石头制工艺品。

二、为什么苏州盛产碑刻?

“良材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在苏州,碑刻制作是苏州古老的一种传统技艺,再加上自古以来苏州文人辈出,文学和书法创作的盛行,也促进了苏州碑刻工艺的发展。

三、苏州有哪些有名的碑刻艺术?

在古典园林和宗教庙观中,你一定见过一排排碑廊,古人相信“金石永年”,他们把文字刻在石碑上,期待将故事和诗篇传于后世。在文庙的苏州碑刻博物馆里,潘金杰日日与这些石碑相伴,感受岩石粗粝表面下流淌的岁月和文化。

北方碑刻苍劲,南方细腻,苏州在文化繁荣的盛景下更是流传了许多精妙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以国家一级文物《平江图》为首的四大宋碑。碑刻往往与书法共存,学书法的人有谁不曾临过几幅碑帖,在不同年代的拓片里找到时光的痕迹,潘金杰也是如此。

他6岁学习书法,高中学习篆刻,大学对拓碑感兴趣,在老师的介绍下拜师时钟德,成为了苏州碑刻技艺第四代传人。毕业后他就一直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工作,一边继续学习、雕琢着自己的碑刻技艺,一边为碑刻技艺的传播和传承在努力。

碑刻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兴盛于魏晋,在明清达到巅峰。古时文人收藏字画条件有限,不能时时展阅,又想和友人分享,便以碑刻的形式保存,既可以供人赏析,又能将分享拓本。

而拓本的好坏就与碑刻和拓碑的技术分不开了。碑刻一般分两种:书丹上石,即直接在石头上写印记;另一种双勾上石因为要求石头质地相对细腻,是南方独有的工艺,将透明的油纸覆盖字画,照着墨迹在正面用墨勾画下来,反面再用朱砂勾画一遍,就可以覆在石头上刻印了。

碑刻要求运笔的浓淡、力度和流畅程度都要在石头尽可能完整地复现,但不是人人都有潘金杰这样的耐性和书画基础。在无论是保存的方法,还是复制的手段都有了极大进化的今天,碑刻的需求变少加上自古以来碑刻技艺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了解碑刻的人也越来越少……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非遗项目,潘金杰在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首家苏州碑刻技艺体验中心,开展了碑刻技艺进校园活动,深受苏州各中小学老师、学生们的喜爱。此外,还有相关讲座和体验课的展开,辐射至不同区域和人群。

碑刻是历史文明的见证,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大多数石碑经过风吹日晒,不可避免地产生损毁。潘金杰近5年为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留园等各类机构拓制过古碑拓片共计3万余张;参与复制各类古代碑刻作品60余块;保护修缮古代残存石碑百余块……

修复、继承、记录、宣传……潘金杰的工作既丰富又单调,围绕着碑刻忙碌,“不要让碑刻技艺出现断层,让未来对碑刻感兴趣的人有迹可循,或许很辛苦,但我乐此不疲,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和传承。”

潘金杰

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现为苏州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东吴印社会员。擅长苏州碑刻技艺,其作品刀法娴熟,尊重传统技法,讲究保持原貌,以钩摹凑刀镌刻锤拓。取材古代文人书画等为作品创作内容,其所刻碑刻作品能高度还原作者书画内容,以刀代笔,刀法细腻娴熟,所刻作品有浓厚的金石韵味和文人气息。

四、苏州寒山寺最大的碑刻?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最大诗碑和最大佛钟在苏州寒山寺正式落成开放。12月初寒山寺大钟、大碑均已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创“世界记录”。其中“寒山寺大佛钟”重达108吨,高8.608米,最大直径5.242米,钟面刻有七万多字的《大乘妙法莲花经》。“寒山寺大碑”总高为16.9米、重约400吨,其正面刻有唐代张继所诗、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背面则刻有乾隆御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五、苏州大运河诗句?

行走于古运河畔,迎面而来的是阵阵清风.白天的景色总在车上匆匆走过,而当夜里踏上河边小路的时候,运河变得无比妩媚起来...

六、苏州有哪些好玩的古玩集市?

推荐两个宝藏级别的苏州古玩市场:苏州艺都古玩花鸟市场、苏州文庙古玩市场。

七、苏州大运河社会实践心得

苏州大运河社会实践心得

最近有幸参与了苏州大运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富有意义和收获的经历。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苏州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苏州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苏州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大运河就是中国南北物资交通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在苏州段,大运河沿岸遍布了许多古代遗迹和建筑,如平江古巷、拙政园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社会实践带给我的启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苏州大运河历史的了解,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小组协作完成任务,这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同时,实践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懂得用心去感受和思考周围的环境。

实践收获与体会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收获颇丰。首先,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对苏州大运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其次,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问题、分享经验,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未来展望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参与类似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苏州大运河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感受到了成长和进步。希望通过这篇总结,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八、苏州大运河风光诗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是一座水做的城市。河道纵横,一座座古桥串联起古城的街巷脉络。在苏州的古桥中,地处寒山寺外,横跨古运河的枫桥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传颂千古,堪称历代吟诵苏州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月落乌啼,枫桥边那个无眠夜

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枫桥究竟始建于何时,如今难以考证,但至少在唐代,枫桥就已是水陆要冲,舳舻相接。明初姚广孝在《重修寒山寺记》中如此回溯枫桥的繁华:“北抵京口,南通武林,为冲要之所。舟行履驰,蝉联蚁接,昼夜靡间”。 不过,在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枫桥迎来的却不是装满粮食的漕船,而是一艘艘拥挤的客船,满载着来自长安、洛阳的难民、官员和文士,其中就包括两年前刚刚中了进士的襄阳人张继。 范成大《吴郡志》中说:枫桥“在阊门外九里,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唐宋时,人们坐船出入苏州城,一般都要在枫桥边短暂停留。

那是一个深秋之夜,天气格外寒冷,夜色笼罩了枫桥和运河,乌鸦(也有学者认为是乌臼鸟)凄厉的叫声在寒气中回荡。孤独的张继僵卧舟中,看着岸边的枫树和水面上渔舟灯火难以入眠。此时,不远处寒山寺的钟声传来,更勾起了他的羁旅之思和家国之忧。远方的亲人是否平安,漂泊的日子何时结束,国家的动乱还要持续多久……张继再也睡不着了,他翻身披衣坐起,取来纸笔,写下了这首浸润着愁绪和忧思的《枫桥夜泊》。 在灿若星辰的唐代诗人中,张继并不算名家。除了中过进士,他只当过洪州盐铁判官等普通官职。张继流传下来的诗也不多,宋人叶梦得说,到南宋时,张继的诗存世就只有三十多首而已(《石林诗话》)。但正是凭借着这一首《枫桥夜泊》,张继的光芒就永远不会黯淡。

在每一个朝代,《枫桥夜泊》都吸粉无数。唯一的例外,是宋代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对“夜半敲钟”提出质疑,但《石林诗话》《庚溪诗话》等纷纷列举出白居易、温庭筠等人的诗作来证明唐代佛寺的确夜半打钟。除此之外,历代诗人、诗论家都对《枫桥夜泊》推崇有加,纷纷吟咏枫桥,留下“乌啼月落桥边寺,欹枕犹闻半夜钟”(宋·孙觌);“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明·高启);“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等佳句。甚至曾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也是巧妙地化用了《枫桥夜泊》,表达了现代人和古人千年相通的愁怀。

寒山闻钟,三块诗碑历尽沧桑

寺以诗兴,诗以寺名,用这句话来概括《枫桥夜泊》与寒山寺的关系实在是贴切。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曾云游至此,因此也被称为“寒山寺”。 自从《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名重禅林,“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四方游客络绎不绝。古钟、诗碑,寺内这两个与《枫桥夜泊》有关的古物最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历尽了千年沧桑。 “夜半钟声到客船”,游客来到寒山寺,总会敲一敲古铜钟。除夕聆听寒山寺钟声,是老苏州人古老的守岁年俗。毫无疑问,张继写下《枫桥夜泊》时,寒山寺内就有一口大钟,但随着元朝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火,这口“炼冶超精,云雷奇古”的唐钟已一起湮灭。

明嘉靖年间,在本寂禅师主持下,寒山寺再次铸造巨钟,并修建钟楼。才子唐伯虎特地为这次盛举撰写了《姑苏寒山寺化钟疏》。可惜的是,此钟在后来倭寇入侵中也被毁,“钟遇倭变,销为炮”(《百城烟水》)。如今,保存在寒山寺内八角楼上的古钟,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仿旧钟样式重新冶铸的,此钟含有乌金,撞击时钟声洪亮,声闻数里。

不过,在苏州民间始终流传着一个说法,寒山寺的明嘉靖铜钟并未被“销为炮”,而是被倭寇劫到日本,康有为曾为此写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但这口嘉靖明钟是否真的流落到日本,确切的下落又是怎样,至今还是未解谜团。

“枫桥夜泊诗碑”是寒山寺又一张文化名片。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早在北宋,宰相王珪就手书《枫桥夜泊》诗并刻上石碑。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也刻制了一通诗碑,历经风雨,而今能辨认的不到十字,依然可以感受文徵明超逸神俊的书法造诣。 清末,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俞樾感于文徵明碑漫漶剥泐,在陈夔龙重修寒山寺之际,书写刻制了“枫桥夜泊诗碑”。此碑正面为张继诗,后附跋语:“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岁久漫漶。光绪丙午,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数楹,属余补书刻石。俞樾”。时至今日,俞樾石碑依然保存在寒山寺,是人们来到寒山寺要驻足细品的古物。

一宿千年,擦亮“枫桥夜泊”品牌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如今的寒山寺和枫桥,不再承载离愁和别绪,而幻化为大运河畔一幅美丽的画卷。 走进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寒山寺,记者看到,重修于清末的建筑群、俞樾诗碑、罗聘所绘寒山拾得像碑刻、岳飞诗碑等文物均保存完好。寒山寺南侧的大钟大碑园内,重达108吨的仿唐铜钟堪称“世界第一大钟”,令游客叹为观止。2008年树立起来的“枫桥夜泊诗碑”,正面刻俞樾手书《枫桥夜泊》,16.9米的高度,使它拥有了“世界第一大诗碑”的美誉。

走出寒山寺,去寻找当年张继的泊舟之处。重建于清末的枫桥和江村桥如两道彩虹,横跨在古运河上。明代抗倭关隘——铁铃关巍峨屹立,见证了儒雅苏州人内在的刚强。这里还是1949年4月27日三野29军解放苏州,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如今已建为红色教育基地。

去年12月8日,在为期半年多的景观提升改造后,枫桥风景名胜区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苏州市第一个免费开放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枫桥景区是一座历史文化生态公园,充分挖掘了枫桥的诗词文化、漕运文化、城关文化、市井文化、红色文化,丰富了“古桥、古关、古镇、古寺、古运河”五古特色。景区内,江枫草堂、吴门古韵戏台、漕运展示馆、渔隐村、唐寅诗碑、夜泊处、愁眠轩、碧薇轩、惊虹渡等20余处自然人文景观铺陈有序,精彩纷呈。

“枫桥夜泊”游船夜游项目也已启动,各地游客登上“客船”,聆听古寺钟声,观赏两岸灵秀夜景,那一刻,仿佛与千年前的张继心灵相通。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局长陈大林介绍,他们将进一步利用好大运河资源,擦亮“枫桥夜泊”文旅品牌,打造枫桥书场、枫桥夜泊水上游等系列项目,让游客在枫桥听一段正宗的苏州评弹,品一口地道的苏州美食,体验“一宿千年”的浪漫诗意。

九、苏州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苏州段大运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变迁。

唐朝后期,当地利用周边的自然水系,在枫桥码头往南又新开一条水道,绕横塘进入胥江。

渐渐地繁华的阊门因云集舟楫而使大运河堵塞。于是,人们想到了改道——利用天然河荡彩云塘沟通胥江,借用胥江沿着枣市街南侧,穿过泰让桥再进入护城河。这是大运河苏州市区河段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道,大约发生在明末清初。

大运河的第二次改道,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经历了起自清末的连年战火,阊门一带早已不复昔日繁华,上塘河也变得拥挤狭窄。与之相对应的,是船只越来越多、船型越来越大,枫桥段河道显得十分拥挤、嘈杂甚至堵塞,直接影响到枫桥、江村桥的安危和寒山寺的正常佛事活动。因此,1958年苏州市和吴县实施枫桥-彩云桥航道急弯改善工程,在老河道以西新开及拓浚了800多米新河道,自此运河过铁岭关后直线南下至横塘,再由胥江过泰让桥进入环城河。这样不仅保护了寒山寺、枫桥和江村桥,还在新、老运河的河道之间形成了今天的江枫洲风景区。

1985年,苏州市再次规划整治运河,令大运河苏州段第三次改道。运河在横塘折向东,经新郭镇北侧、五龙桥南侧进入澹台湖,至宝带桥北堍100余米处,与南去的老运河汇合。这样彻底避开了古城区,保护了苏州古城和沿途的宝带桥、觅渡桥、吴门桥和水陆古盘门,大大减少了古城区的噪声和水质污染。

十、大运河苏州深多少米?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深最高10米。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北起苏锡两市交界的望亭沙墩港,南至苏嘉两市交界的油车墩,全长82.35公里,占江南运河(208公里)的40%。可分为西、中、南三段,西段自望亭的五七桥至枫桥,称为苏锡段,河线顺直,水流偏东西走向,长约18公里;中段原自枫桥经绕苏州古城阊、胥、盘三门外的闹市区,穿觅渡桥南下宝带桥,称为市河段,河线弯曲,水流自西向东沿古城西、南外濠折东复转南,长约14公里,南段原自宝带桥,经吴江市所属松陵、八坼、平望、盛泽等镇,于王江泾出省境至嘉兴,称苏嘉段,长约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