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1年国家统计公报?

228 2024-09-19 15:51 西部乡村集市网

一、2021年国家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家统计公报。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二、2021年陕西,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不会当年出来的,现在最早能看到2020年的就不错了

三、2021陕西省统计公报?

目前2021年还没有结束,没有全面的统计公告。

四、长沙市2021年统计公报?

2021年的统计红报要来年才能出来,现在政府官网只有2021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

五、2012年统计公报?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2013年02月22日正式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50万亿元,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二产业占GDP的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在解读《统计公报》时表示,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

六、2019武汉统计公报?

江汉区,东西湖区,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黄陂区,汉阳区,新洲区,蔡甸区,汉南区,2020武汉人口对比2019年。

七、2020 漳州 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45.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8.7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56.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90.1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3:48.2:41.5调整为11.0:45.2:43.8。

2020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147.46万户,户籍人口523.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万人,增长0.315%。全年户籍出生人口6.11万人,出生率为11.67‰;死亡人口3.35万人,死亡率为6.40‰;自然增长率为5.27‰。

八、2020外贸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货物进出口顺差37096亿元,比上年增加7976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9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出口54263亿元,增长3.2%;进口39433亿元,下降1.8%。

九、2020 扬州统计公报?

据《扬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扬州现辖邗江、广陵、江都三个区,高邮、仪征2个县级市和宝应县,在6个区(市)县县常住人口中,人口超过70万的有3个区县,依次是江都区、邗江区、高邮市,常住人口分别是92.66万人、72.69万人、70.96万人,江都区是扬州人口最多的区县;人口在50万到70万之间有3个,宝应县、广陵区、仪征市。

其中,扬州市区常住人口达到263.54万人,占全市人口57.8%。仪征市常住人口53.26万人,是扬州人口最少的区县。

十、宜宾2010统计公报?

一、综 合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8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19.21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217.80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79.2%和1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1:55.8:27.1调整为15.4:59.6:25。“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

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突破400亿元,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6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比重达53.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七涨一降”格局。其中:食品上涨6.6%,烟酒及用品上涨3.6%,居住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4%。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5%。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04.6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7.24%。其中:谷物及其他作物产值增长1.79 %,蔬菜、食用菌及花卉盆景园艺产品产值增长7.83%,水果、坚果、茶、饮料和香料产值增长7.8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1.3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230.66万吨,增长1.55%。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4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50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1.5万千瓦,增长5.21%;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0.61万吨,下降6.2%;全年农村用电量8.43亿千瓦时,增长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7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2(不含省电力系统分摊数,下同)实现增加值447.7亿元,增长23.4%。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213.40亿元,增长15.51%;重工业增加值234.31亿元,增长31.92%。“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