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哪里有苗族?要具体?
苗族是云南省26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中在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境内以及周边的县市区域内。苗族支系众多,有白苗,黑苗,红衣苗等等,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美丽端庄,是一个能歌尚舞的民族。
二、云南苗族哪里最多?
云南省有苗族人口120.2万人,其中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金平、禄劝两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县以及昭通市为最多。
云南和湖南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较为分散,一般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为单位,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杂居区的苗族多数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与其他民族合村共寨。
三、云南苗族歌手苗族明星有哪些?
古美芬,苗族网络红人,苗族音乐人电影人 邹兴兰,苗族第一批歌手,苗族圈子有影响力 杨渌,大平台出来的歌手,原生态唱法
四、云南红河哪里苗族多?
有四个县苗族比较多,分别是: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
2、屏边苗族自治县
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距省城昆明300公里,距州府蒙自50公里,至越南首都河内300余公里。屏边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15.40万人。
3、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县之一,辖9个镇、5个乡,地处滇中北部,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屏山镇,位于县境西南端、掌鸠河西岸的秀屏山下,海拔1679米。
4、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西接绿春县,北连元阳县并隔红河与个旧市、蒙自市为邻。
五、南京周边有集市可赶吗?
南京周边有集市可以赶的,就是在南京白面有个叫六合区,那边有个商贸城,每天去那里买东西的人很多,里面商品也很齐全,食品有生的,有活的,也有熟的,有五金,有塑料,有炒锅,总之你想买的都有
六、云南苗族有什么花?
没有固定的花,这就好像汉族人喜欢的花都不一样,喜欢的花是由个人喜好确定的,和民族无关。
苗族人民是很喜欢花的,花山节是苗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七、云南苗族有哪些姓?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 苗姓是苗族原本固有的,是用于区分各宗族的标志,主要在苗族群体内部之间使用。由于苗族的古文字已失传,在入户籍时,汉字无法表达苗姓,于是苗族又使用了汉姓,便于对外使用。
苗姓 川黔滇方言地区,次方言和不同土语特别多,所以苗姓比较复杂。
白苗支系内部有28姓。即“夸叶”、“夸卯”、“夸洛”、“夸让”、“夸挡”、“夸虑”、“夸皆”、“夸杠”、“夸众”、“夸乃”、“夸两”、“夸这”、“夸路”、“夸抓”、“夸告”、“夸巴”、“夸暂”、“夸合”、“夸查”、“夸那”、“夸插”、“夸故”、“夸勒”、“夸耸”、“夸干”、“夸拿”、“夸捏”、“夸策”。
大花苗支系内部则有“卯简”、“卯档”、“卯漏”、“卯蚩”、“卯远”、“卯懒”、“卯鲁”、“卯让”等苗姓。 汉姓 滇东北和川南苗族汉姓熊、陶、王、马、古;
滇东南和滇南苗族汉姓张、吴、李等均为大姓。
八、云南有苗族的城市?
没有苗族的城市。云南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九、云南苗族有什么特产?
有酸汤,糯米饭,小黑药炖鸡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我也有吃过,味道很不错的
十、云南苗族是从哪里来的?
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从此,“三苗”部落分崩离析。“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三危”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云南苗族的祖先就是那个时候来到云南的。
拓展:
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苗族与汉族、壮族、瑶族等民族一起被认为是我国南方的原住民族之一,苗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
起源传说
苗族有许多关于其起源的传说。其中较为流传的一个传说是“姜帝之后,苗疆之民”,据此传说,苗族的祖先是远古时期的姜太公后裔,在周朝内战时逃到了贵州和云南等地,并与当地的土著人混居生息,最终形成了现代的苗族。
历史文化
据考证,自唐朝以来,苗族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民族,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而且也受到了同属九个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侗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的文化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如苗族民歌、舞蹈、服饰、民俗等都非常有特色。
社会组织和居住
苗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他们通常生活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并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要经济来源。苗族社会组织分布较散,在历史上也没有建立过较强的中央集权政府,而是采用了村寨制度,以村落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
宗教信仰
苗族的宗教信仰多元化,既有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也有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传统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猪神信仰,认为黑猪神能带来好运、保护人民安全。此外,苗族还有许多其他信仰,如鬼神信仰、巫术信仰等。
总的来说,苗族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非常悠久,其文化特色和宗教信仰也非常丰富多样。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苗族也在逐渐走向现代化,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