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舍散文《春风》摘抄全文

96 2024-12-06 09:10 西部乡村集市网

一、老舍散文《春风》摘抄全文

老舍散文《春风》摘抄全文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散文作品横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春风》是他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下是《春风》的摘抄全文。

春风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拂过了岁月的尘埃,让人心旷神怡。它带来了大地的苏醒,让每一个生灵都感受到了希望的呼吸。正如老舍在《春风》中写道:“春风,充满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它呼唤着春天的到来,让大地换上了新装。”透过老舍的笔触,我们仿佛看到了春风轻拂着大地、青满了树木的画面。

春风吹来,带来了温暖和生机。看,原本枯黄的小草在春风的抚摸下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它们争相生长,争相向阳光致意。而空中飞翔的鸟儿也仿佛唤醒了沉睡的灵魂,它们欢快地鸣唱着,向春天致以美妙的乐章。正如老舍所言:“春风是大地的命脉,它唤醒了一切生命的欲望,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春风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新生,更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憧憬和向往。

在《春风》中,老舍还通过对春风的描写,展示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的情怀。他写道:“春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一草一木,闻到了故土的芬芳。”这种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土的深情,在老舍的笔下变得如此真切而动人。春风是一个纽带,将远离家乡的人们和故土紧密相连。

春风不仅让大地焕发勃勃生机,也有一种魔力可以治愈人们的心灵创伤。在《春风》中,老舍描绘了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他在春风的陪伴下逐渐走出了阴霾:“每当春风吹过,他的心情就会慢慢变得愉悦起来,似乎忧郁与他的心一同消散。”这种春风治愈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的存在。

春风的到来让老舍对生命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提到:“春风让我认识到,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春风的短暂存在让人更加珍惜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更加热爱生活。

《春风》是一篇饱含思想的散文,通过对春风的描写和思考,老舍展示了对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世界。正如他所言:“春风是一首无声的诗,是一抹轻柔的画笔,是大地孕育生命的源泉。”春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力量,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人生的感悟。

希望通过这篇《春风》的摘抄全文,能让更多的读者领略到老舍散文的魅力,感受到春风带来的温暖和希望。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春天,感受生活的美好。

以上即为老舍散文《春风》的摘抄全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二、老舍散文《春风》全文赏析

老舍散文《春风》全文赏析

老舍先生《春风》一文,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该文以对春风的赞美和思考为主线,展现了老舍先生深刻的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文中通过对春风的描写,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轨迹的深刻思考。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如“微风徐来,融融日上,和煦适人。”,“飞絮迸空,嫩芽吐绿,萌动气象。”。这些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令人心旷神怡。

与此同时,文章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启示。在《春风》一文中,老舍先生通过春风的意象,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期许。他借助春风抒发了对变革和希望的渴望,以及对新生活与新生活方式的追求。在这个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文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使得整个文体更具有深刻的内涵。

可以说,《春风》这篇散文作品既赋予了自然风光以深刻的内涵,又透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社会的向往,愿景与期许。这些内容对读者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引导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奋发向上。

通过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老舍先生高超的文学艺术表达能力,还能够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力量。《春风》这篇作品,宛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拂着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在这个喧嚣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慰藉。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心灵上的启迪与共鸣。

三、老舍的《林海》全文?

《林海》作者:老舍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学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常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扩展资料

《林海》是老舍写作的一篇散文作品,这篇课文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之情。作者笔下的林海景丽、物美、情挚  

景丽:老舍先生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

物美:作者从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此句将大兴安岭同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切、舒服”之感顿涌心头。

情挚: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四、赶集老舍人物描写?

集市上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挤我,我挤你,推来推去;不要说挑着担子、推着自行车,就是背着筐子从集市上通过也非常艰难。

小贩的叫卖声,饭摊上的刀勺声,广播喇叭的音乐声汇成一片。所有结伴而来的人都在大声喊叫,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不喊叫他们就会失去联系。满街的货物摊从街头摆到街尾。有卖服装的,有卖农民伯伯用的各种农具的,有卖花草种子小树苗的,有糕点,有百货,有小孩玩的各种玩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五、老舍写的《草原》全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六、老舍二马全文解释?

该小说讲述了二马爷俩儿(马则仁、马威)和温都母女之间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批判了自己民族的懒惰、不思进取等,谴责了英国社会的民族文化偏见。

七、老舍写的扎兰屯全文?

老舍写的这首现代诗,《扎兰屯的夏天》老舍兴安岭南麓日暖凉快扎兰屯啊塞上的珍珠美无双四面青山望不停雅鲁河滨翠柳万千行扎兰屯何等幽静何等美绿色的城市接连着绿村庄橡树尊严白桦俏清风儿阵阵百花香牛群羊群溪边坡上望不尽片片的玉米和高粱工人们来疗养远客来四方山亭上远眺轻歌、碧波上吹箫摇桨伟大的故国到处好塞北啊也有这个天国苏杭的春天何等妖冶夏天的扎兰屯啊美无双

八、老舍的作品《赶集》读后感?

老舍的作品往往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总能充分地传达了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赶集》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用一种真正艺术化了的活的语言向人们暗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笔触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表现了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也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九、老舍的《稻草人》全文?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稻草人》等等,其中《稻草人》的原文如下:

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

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

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就是稻草人。

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

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

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

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

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

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

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

她以前哪里笑过呢?

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

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

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

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

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下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

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

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

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教小蛾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他似的。

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

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

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

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

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挽救呢。

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十、老舍的<<落花生>>全文?

落花生

作者:老舍

我是个谦卑的人。但是,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作了皇上,你怎么享受呢?”简直的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什么东西都有个幸与不幸。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你说,凭良心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片,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布尔乔亚!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的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的,碰到牙上那个乾松酥软!白嘴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种类还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饯的,炒的,煮的,炸的,各有各的风味,而都好吃。下雨阴天,煮上些小花生,放点盐;来四两玫瑰露;够作好几首诗的。瓜子可给诗的灵感?冬夜,早早的躺在被窝里,看着《水浒》,枕旁放着些花生米;花生米的香味,在舌上,在鼻尖;被窝里的暖气,武松打虎……这便是天国!冬天在路上,刮着冷风,或下着雪,袋里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儿;掏出一个来,剥了,慌忙往口中送,闭着嘴嚼,风或雪立刻不那么厉害了。况且,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肯神仙似的,无忧无虑的,随随便便的,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吃花生,这个人将来要是作了宰相或度支部尚书,他是不会有官僚气与贪财的。他若是作了皇上,必是朴俭温和直爽天真的一位皇上,没错。

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着吃,所以我不给他保这个险。

至于家中要是有小孩儿,花生简直比什么也重要。不但可以吃,而且能拿它们玩。夹在耳唇上当环子,几个小姑娘就能办很大的一回喜事。小男孩若找不着玻璃球儿,花生也可以当弹儿。玩法还多着呢。玩了之后,剥开再吃,也还不脏。两个大子儿的花生可以玩半天;给他们些瓜子试试。

论样子,论味道,栗子其实满有势派儿。可是它没有落花生那点家常的“自己”劲儿。栗子跟人没有交情,仿佛是。核桃也不行,榛子就更显着疏远。落花生在哪里都有人缘,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这不容易。

在英国,花生叫作“猴豆”——Monkey nuts。人们到动物园去才带上一包,去喂猴子。花生在这个国里真不算很光荣,可是我亲眼看见去喂猴子的人——小孩就更不用提了——偷偷的也往自己口中送这猴豆。花生和苹果好象一样的有点魔力,假如你知道苹果的典故;我这儿确是用着典故。

美国吃花生的不限于猴子。我记得有位美国姑娘,在到中国来的时候,把几只皮箱的空处都填满了花生,大概凑起来总够十来斤吧,怕是到中国吃不着这种宝物。美国姑娘都这样重看花生,可见它确是有价值;按照哥伦比亚的哲学博士的辩证法看,这当然没有误儿。

花生大概还跟婚礼有点关系,一时我可想不起来是怎么个办法了;不是新娘子在轿里吃花生,不是;反正是什么什么春吧——你可晓得这个典故?其实花轿里真放上一包花生米,新娘子未必不一边落泪一边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