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戛尔尼访华读音?
戛尔尼访华读音是mǎ jiá ěr ní fǎng huá。
戛[jiá,gā]汉语汉字
戛(拼音:jiá,gā)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指长矛。敲,敲打。常礼;常法。刮。象声词:戛然长鸣。
康熙字典《广韵》:古黠切;《集韵》、《韵会》、《正韵》讫黠切,?音拮;《说文》:戟也,又曰:长矛也。《张衡·东京赋》:立戈迤戛。《注》:戈短,故立车上。矛长,故靡迤邪柱也。
二、马戛尔尼怎么念?
mǎ jiá ěr ní
乔治·马戛尔尼出生在北爱尔兰安特合郡的大地主家庭,1759年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之后进入伦敦坦普尔大学进修,师从荷兰伯爵亨利·福克斯。
他还是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曾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马戛尔尼带来的条约?
事实上,在到中国为乾隆帝祝寿时,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通商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允许英国商船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第二,按照从前俄罗斯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允许英国人在北京设立洋行,买卖货物。
第三,请求于舟山附近划出一个未经设防的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收歇”,即存放货物和居住。
第四,请求于广州附近得到同样的权利。也就是希望在广州附近也得到这样的一个小岛,而且允许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
第五,凡英国商户,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求优先免税或减税。
第六,英国船货按照中国定制的税率交税,不额外加征,请将锁定税率公布,以便遵循。近50 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内容为:
①割让香港岛;
②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军费等共2100 万银圆;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④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⑤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四、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年乾隆皇帝82岁,他自诩“十全老人”,整日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年初,在万里之遥的英国,一支船队扬帆起航了,目的地是中国。这支船队由近700名经验丰富的外交人员组成,为首的是55岁的马戛尔尼勋爵。
马戛尔尼从27岁开始就被英国国王派到俄罗斯,他出使中国前已经从事了28年外交事务。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选择马戛尔尼率领代表团出访中国,是看到他在俄罗斯长期与王室打交道的经验。
马戛尔尼也很兴奋,他在日记中写道:“到北京访问这个工作对一个热心追求新鲜事物的人来说是太有吸引力了。因此当政府刚一向他示意,他立刻欣然表示接受。”当时的英国刚刚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的提升,无数商品被生产出来。
英国人认为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与清朝进行通商时不我待。为了这次通商谈判顺利,英国做了充分准备,马戛尔尼更是把能够展现工业革命成果的所有发明都装上的船,另外还有600箱各种礼物。
马戛尔尼相信,天体运行仪、赫歇耳望远镜、帕克透镜、气压计、蒸汽机、棉纺机、带有减震装置的马车、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装备有一百一十门火炮的巨型战舰“君王”号舰艇模型、热气球等物品,一定能引起大清皇帝的兴趣。
然而,马戛尔尼万万没想到贵为东方大国皇帝的乾隆,愚昧自大程度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马戛尔尼一行是来商讨通商的,可清朝官员直接把他们当成了贡使,双方一开始就闹了一点不愉快。当马戛尔尼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终于见到乾隆皇帝时,双方又闹了一点不愉快,马戛尔尼等人不愿意对皇帝三跪九叩。
可以想象乾隆皇帝是多么愤怒?接下来,马戛尔尼向乾隆皇帝展示了英国最新发明成果,后者直接不屑一顾。乾隆皇帝确实很喜欢收藏西洋新奇玩意,可马戛尔尼带来的物品没有表现出很大兴趣。皇帝都这样了,大臣们自然不愿意表现出很大热情。
在所有礼物中,有一批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前膛燧发火枪,马戛尔尼提议由他带来的随行人员进行操作演示。但是,清朝官员傲慢地说道:“看也可,不看亦可,这种火器操法,没有什么稀罕。”
太狂了!太自负了!更疯狂的还在后面,当马戛尔尼离开时,他终于收到了乾隆皇帝关于通商的答复。乾隆皇帝说:“以上所谕各条,原因尔使臣之妄说,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况尔国王僻处重洋,输诚纳贡,朕之锡予优加,倍于他国。今尔使臣所恳各条,不但于天朝法制攸关,即为尔国王谋,亦俱无益难行之事……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用太平之福。”
1794年3月17日,马戛尔尼代表团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中国。短短46年后,英国的炮舰出现在广州的海面上,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
五、马戛尔尼访华带来什么?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又称马戛尔尼来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想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六、乾隆拒绝英国马戛尔尼原话?
是的,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马戛尔尼的请求。1.因为当时的清朝处于强盛时期,自认为是天朝,对于其他国家保持着高傲和封闭的态度;2.乾隆皇帝对马戛尔尼出示的英文信函表示不满,认为其文章中的用词有侮辱中华文化之嫌,因此拒绝了他的请求;3.这个事件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反映了封建政治和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
七、马戛尔尼会说中文吗?
不会说中文。1793年7月,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一支庞大的英国访华使团经过长达数个月的颠簸之后,终于抵达了位于大清帝国直隶境内的天津大沽港口,并就此拉开了大清帝国与西方政府间交流的序幕。
当时最可笑的是偌大一个清王朝,竟然找不出一个会英语的人才,互相的沟通交流只能靠副使乔治·斯当东的儿子托马斯·斯当东的翻译和拼写,而这个孩子当时学习汉语才仅仅半年时间,许多名词概念翻译错误,这更让乾隆皇帝感到非常反感,认为蛮夷小邦竟然不会中华语言,实在是可笑至极。
八、乾隆给马戛尔尼的回礼?
乾隆皇帝为了显示大清帝国并不抠搜,馈赠给了他们很多面粉以及土特产,来显示大清帝国的物产丰盈,或许马嘎尔尼并不知道,在乾隆皇帝眼中,他们只是一群吃不上饭的蛮夷小族,这次到大清来祝寿,仅仅是为了讨一点吃的回去。
当然乾隆皇帝还给英国国王写了一道圣旨,其中部分摘录如下:天朝富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下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
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九、乔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始末?
1792年,英国政府为了寻求原料与市场达到与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等目的,利用给乾隆帝祝寿的良好时机,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外交使团700余人,前来中国交涉通商事宜。1793年9月,马戛尔尼被获准到承德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在满清大员和马戛尔尼商议如何觐见皇帝时,双方发生激烈的争吵。
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视英国使团来华为“外夷入觐”,竟愚昧地要求英国使节行三跪九叩的大礼,马戛尔尼难以接受下跪叩头,更不愿意以头触地九次。
最后,双方商妥了一个衷折办法,马戛尔尼以见英皇之礼(单腿下跪)觐见中国皇帝。14日,乾隆帝接见马戛尔尼,他先递交了国书,然后参加了乾隆帝的生日大典。
十、对马戛尔尼访华的看法?
马戛尔尼使团的这次访华,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为他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朝。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安德逊在《马戛尔尼航行中国记》中描写道:“我们像要饭的一样进入北京,像囚犯一样被监禁在那里,而离开时简直像是盗贼。”
作为此次访华的带头人,马戛尔尼这样评价道:“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