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连南三江古城景点?

247 2024-06-09 07:30 admin

一、连南三江古城景点?

“伏兔春荫、鹿鸣秋高、廊桥寻梦、龙腹晴澜、瑶博神韵、沿潭印月、狮山叠翠、花径瑶归”等“三江八景”。

1、鹿鸣秋高

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城西面的鹿鸣关口,鹿鸣关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鹿鸣关隘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始称鸡笼关,亦称鸡鸣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修时,取“文宴《鹿鸣》”之意,始改关名为“鹿鸣关”。

当年关隘有一凉亭,亭上横匾“鹿鸣秋高”四个大字刚劲醒目。每当秋高气爽,人们登高至此,极目蓝天,万里碧蔚;环顾群山,苍松绿杉,红枫似火。关下流水潺潺,关前苍鹰翱翔。俯瞰三江长河,恰似蛟龙出山,窜进金黄色的稻海汪洋,径向远方流去,气势非凡。

途经此地的文人雅士,览此美景,留下众多壮丽诗篇。仅在清代,就有减承宣、李来章、张世谦和虞昌龄等人为它留下生动优美的诗篇。虞昌龄(清)的《鹿关秋月》:百尺雄关踞上游,溶溶月色压碉楼。凉蟾普照边风静,鸣鹿无声夜景幽。云村别开新画本,霜花空绣旧矛头。谁家玉笛吹梅落,引起征人万里愁。

2、伏兔春荫

此景位于县城的石泉山,石泉山属石灰岩山体;山脚下有大小不等的岩洞,其中一岩洞,内有泉水终年不枯,因此得名“石泉山”。从不同角度眺望石泉山,就有不同的风景:从西面看,好像一只蹲伏的兔子;从北面看,又仿佛是一只趴着的猫。因此有人也称石泉山为“伏兔山”或“猫公山”。不知哪位高人,还在泉眼的两边贴了一副对联,将“石泉”两字相嵌进去,联曰:石径有尘风自扫;泉声不喑水长盈。

此山树木繁茂,春天一到,绿树成荫,因此,被文人雅士选为三江八景之一“伏兔春荫”。还有一种说法,“伏兔春荫”应为“伏兔春莺”。因为春天到了,山上茂密的树林,吸引大量的飞鸟栖息于此,它们整天在鸣叫求偶,因此叫“伏兔春莺”。现已建成石泉公园。 

3、沿潭印月 

此景位于三江其中一条支流——沿陂河。沿陂河很小,长度只有两里许,河面也就是一 二十米。沿陂河发源于大梗村脚下的石岩中,水源来自三排、南岗等石灰岩地区。怪不得,三排、南岗等石灰岩地区大都没有河流,下再大的雨,也会瞬间消失,原来雨水是渗透到地下,在地下汇成地下河流到了大梗村。

河水从大梗村脚下的石岩中涌出地面后,形成一个方圆几百平方的深潭,即沿潭。沿潭潭水一年四季清澈翠绿,深不见底。据说,曾有好事者用三斤麻线绑一块石头,慢慢放下潭里,三斤麻线放完了,还没到潭底,但这一传闻始终没有人考证过。

每当明月当空,照在清澈的潭面上,月亮就好像一颗夜明珠,落在潭面上,如果此时潭面上飘起一层薄薄的雾气,那种诗情画意就更妙不可言了。

4、花径瑶归

此景位于县城东南方的东塘山岭。这是一条秦汉时期修筑的古驿道,往东南方经三排镇牛头岭进入阳山境内,往西北则途经三江镇的东塘、联红、新和与连州的石角衔接。古驿道也是三排、连水、油岭、南岗、牛头岭等地瑶族同胞通往三江城的必经路径。

每当三江圩日散圩之时,一群群瑶族群众乘着酒兴,携着购来的生活用品,在山迳间步步登高,远远望去,若隐若现,优美的瑶家歌声随风飘荡,无数的红头巾、翎羽雉毛、耳环、项圈在夕阳映辉下展现出多彩多姿,与大自然的石迳及石迳旁的野花构成了一幅一动一静色彩斑斓的画卷——“花径瑶归”。古驿道的半坡建有一凉亭——梅峒亭,供南来北往的路人乘凉歇脚。梅峒亭建于清朝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亭内设置石凳供旅人休息,亭壁嵌有石碑数块,碑刻有建亭始末及捐资姓名等。现该亭至今只存6条石柱。

5、龙腹晴澜

此景位于沿陂河、涡水河与连山太保河的交汇处的龙腹陂,距离县城约4公里。龙腹陂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据连州地方志记载,东汉时期沛相袁忠的子孙将中原使用铁制农具耕田的先进农耕技术带到连州,在三江河修筑龙腹陂(时三江地区属连州管辖),灌溉三江及龙口一带良田五千余亩,开了岭南先进农业之先声。据考证,龙腹陂是珠江水系第一个拦河筑坝的水利工程。三江交汇处建有亲水平台及“三江源”石碑。此处虽然三江汇合,水流依然平缓。青山倒映影在江面上,就是一幅绝妙的桂林山水画,所以广东著名作家陈残云先生到连南曾写下“觅景何须去桂林”的诗句。

6、瑶博神韵

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31883㎡,建筑面积14566㎡,于2013年1月连南建县六十周年之际开馆。建筑外观融入了瑶族红头巾、吊脚楼、长鼓等瑶族文化元素,以红黑两色为主调,整个外观绚丽典雅而庄重,寓意瑶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和瑶族人民的历久不衰、坚韧不拔的精神。

正前门,占地面积近30000㎡,是《瑶族舞曲》音乐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带,并建有建筑面积1000㎡的瑶族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周边是瑶族特色民居和民族风情街,突显浓郁的瑶族风情,营造瑶族文化氛围的区域环境。瑶族博物馆是全国瑶族文物最多、最系统、最齐全的瑶族专业博物馆。 

7、狮山叠翠

此景位于新岩村的狮子山,距离县城约3公里。远远望去,狮子山像一只匍伏在地上的狮子,因此而得名。当地人为了避祸趋福,祈求上苍护佑,又名之为安福山。

狮子山相对高度不高,但四周悬崖峭壁,非常险要。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政府搬迁连县,省无线电通讯部、省财政厅银库都设在山上。山脚下有一颗古榕树,右边的一半被雷劈火烧,另一半依然顽强生长,荫佑一方。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桂树为多,每当金秋时节,桂花香飘四野。山嘴下有一岩洞,清澈的泉水从洞中汩汩流出,冬暖夏凉,因此村民最喜在此洗衣择菜、“讲古”乘凉。

8、廊桥寻梦

此景位于距离县城约3公牛脚山下江河段上的越秀廊桥。越秀廊桥是在广州市越秀区支持下,为连片开发打造三江源、城西片区和鹿鸣小镇,助推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廊桥的建成对解决群众“出行难”,推进“一河两岸”的发展、县城扩容提质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同时,越秀桥也是象征越秀、连南两地情谊的历史见证,是一座团结桥、友谊桥和奔康桥。

越秀廊桥参照侗族风雨桥样式,同时结合瑶族的盘王印、长鼓、马头文等特色装饰,灯光亮化装饰,使之成为集通行、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桂林九屋圩是哪天?

桂林市灵川县九屋是按新历尾数来赶圩的,在新历的日历表里面,赶的是3日、13日、23日、6日、16日、26日、9日、19日、29日。

  

请问有没有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附近的圩日,最好有圩日大全或者赶集表、圩日表之类的。

桂林市灵川县九屋是赶新历尾数为3日、13日、23日、6日、16日、26日、9日、19日、29日的,今天是03月5日 农历二月初三 丁巳[蛇]日 星期六,所以今天不是圩日。

三、马上三月三了!在桂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一年一度的歌圩日,在桔林那些地方好玩这莫过于桃花江畔了,那里有刘三姐的对歌台,先生女士们可以登台对唱。

四、谁知道桂林灵川县潮田乡赶集日是几号?

每月逢1、4、7,意思是1号、4号、7号、11号、14号、17号、21号、24号、27号都是潮田的圩日。圩日人较多,交通较为拥堵。这段时间,潮田的砂糖橘上市还不错。

五、桂林有什么风土人情?

  桂林最大的风俗就是吃桂林米粉,另外有一些节日,也算是风俗吧。  侗族花炮节: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  举办地:桂林市侗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花炮节那天,侗族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  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日  举办地: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  活动介绍: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壮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  举办地:桂林市壮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方式多样。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恭城桃花节:每年三月  举办地:恭城县  活动介绍: 每当三月,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恭城县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桃花节期间,村民们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以花传情,“赏恭城桃花,住生态家园,吃绿色食品,做快活神仙”,是游客踏青观花,领略春的浓烈气息的绝佳去处。  恭城桃花节历经四届。主会场一般设在大岭山桃园。这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恭城,赏西岭桃花、品桃花美酒、唱桃花歌曲、跳瑶族傩舞、尝瑶乡美食。(如去参观盛况,交通参考大岭山桃园之交通)  瑶族龙胜红衣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一年一度,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龙脊山下。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还会举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等传统节目和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民间体育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壮族牛魂节:农历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  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人们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当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农历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举办地:桂林市资源县  活动介绍: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  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  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苗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苗年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在秋收结束以后。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  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桂林山水旅游节:每年十----十二月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十---十二月)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加深了桂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桂林旅游的发展。

六、桂林周边哪些乡镇有圩日?急急!谢谢?

桂林城区附近圩日灵川潮田、公平圩 逢1、4、7成圩灵川大圩、潭下圩 逢2、5、8成圩灵川三街、九屋圩 逢3、6、9成圩临桂五通、四塘圩 3月28日,隔两天一圩临桂两江、会仙圩 3月29日,隔两天一圩雁山草坪圩 3月29日,隔两天一圩雁山草坪圩图上标的是公历3、6、9圩日临桂六塘:3月30日,隔两天一圩拓木:公历3、6、9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