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城门的特点?
明洪武年间,定州督都平安,为防御外族入侵修筑,城墙周长13公里,开东、西、南、北四门,主城门内外分别建有瓮城、月城。主城门内建筑气势恢宏,城高12米城楼高8米。明万历年知州沈廷英重修四座城门时,给四座城楼题匾名,南门为“迎泰”,东门为“观海”,北门为“展辰”,西门为“望恒”。东西北门城楼毁于战火,文革中城墙夷为平地,现仅存南城门。1999年已修复南城门内门,城门高大,砖砌内填夯土,两侧城墙为夯筑,内外镶砖。
二、曲靖南城门的由来?
南城门是曲靖南边的大门,建立于明代洪武年间。
最初城墙为13公里,后来经过斩落遭到毁坏,在1977年的时候在原本的基础上修建了南城门,此时城楼立高35米,城高20米,楼高15米,雉垛高1.5米。
楼台都是飞檐跷阁宫殿式建筑,分为主楼和东西二楼,各有300平方米,三楼和四楼都雕刻的有红楼梦大型连环浮雕。
三、有关武威南城门对联?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有的民俗形式。用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文字的精巧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对联中的春联更与人们息息相关。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时至辛丑,武威南城楼悬挂的两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不仅为春节增加祥和气氛,更彰显了武威人民的精神风貌。
悬挂于武威南城楼正面的对联,文辞考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集历代咏武威诗词而成,搭配精巧,气象十足。在抚今追昔中字字可触摸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和沧桑。联曰:
关山忆梦回,车马相交错,人烟扑地桑柘稠;
雪映祁连白,吹笛岸花香,只将诗思入凉州。
四、出南城门观水古诗?
关于出南城门观水的古诗有:
1.青军黄军日自斗,西城南城门不开。
出自元代成廷圭《八月三日书所见》
2.华屋高对南城门,死后扫墓无子孙。
出自清代姚燮《南门行》
3.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出自宋代曾几的《发宜兴》
4.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题胡逸老致虚庵》
五、北京南城门是什么门?
外城南门有右安门,左安门,永定门。内城南门有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
六、西安南城门几点熄灯?
夏季24.00点、冬季23.00点。西安南城门夏季24.00点、冬季23.00点熄灯。
西安南城门既西安永宁门,是西安古城四门之一,平时18.00~19.00亮灯,23.00~24.00熄灯,节假日或有重大庆祝活动、举办花灯展览时,熄灯时间另行通知。
七、西安市南城门多高?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
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
八、曲靖南城门何时建的?
曲靖新建南城门楼,建于原南城门楼东150米之老城埂上,自1994年9月13日开始动工,于1997年7月1日竣工。
城楼立高35米,其中城高20米,楼高15米,雉垛高1.5米,楼台均为飞檐跷阁宫殿式建筑,分主楼和东西二楼各有300平方米,三、四楼4壁雕刻有“红楼梦”大型连环浮雕334幅,栩栩如生,堪称一绝,东大厅二楼为平价书城,图书种类繁多,供广大读者选购,遇重大节日所有图书实行优惠销售,一楼东西通道为各类小百货商铺。四、五楼装修精致典雅,登高远眺,曲靖美景尽收眼底,为曲靖一大景观及标志性建筑,南城门被列为云南省重点防火单位,城楼平时一律不对外开放,遇重大节日临时性开放。
广场在原基础上进行了翻建,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广场中央为全电脑控制的大型音乐喷泉,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广场可进行大型活动及
九、三多寨南城门描述?
三多寨是自贡著名的盐商寨堡之一,坐落于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镇牛口山,踞三县交界之地,海拔436米,占地1.25平方公里。
建成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百年古寨,考其名由,合三姓共建之功,寓庄子三多之意,多福、多寿、多男子也。工程浩大,建筑雄伟,历史悠久,遐迩闻名,有“川南寨堡之冠”美誉。
从东门到西门3.3华里,从南门到北门2.1华里。其中南寨门尤为险峻,有300余级石梯直通山下,遂以南北门为主要通道。
寨门宽1.61米,高3.3米,厚1米,均为硬木用铁皮包裹,门扇铆有排排铁钉,极其厚重坚固。1958年公路入寨时拆毁南寨门,现在看到的南寨门是后来重建的寨门。
十、武威南城门楼翻新修建时间?
武威南城门楼翻新修建于1993年:
南城门,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明王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铺三十六座;后来又用城砖包砌了全部城墙。经过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