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陕北各县城名字来历?

59 2024-08-24 18:00 西部乡村集市网

一、陕北各县城名字来历?

1、宝塔区

原为县级延安市,因境内有著名的延安宝塔而得名。

秦时设高奴县,三国至南北朝,境内先后设临真县、广武县、沃野县、真川县和丰林县。隋时设延安郡,同时在境内设肤施县。唐代设延州和延安郡,宋升为延安府,明清仍称延安府,民国改称延安县。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延安县。1972年,撤县设市。1997年,延安撤地设市后,改称宝塔区。

2、延长县

唐广德二年(764)始改为延长县,取延水长流入黄河之意,改属延州。

3、延川县

以县城脚下河流古名"吐延水"得名

4、子长县

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为子长县

5、安塞县

宋以“安定边塞”之意设安塞堡,属绥德军辖。元初(1252)置安塞县,县从堡名

6、志丹县

史称保安军、保安州、保安县。1936年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而命名为志丹县

7、吴起县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靖边县首置吴起镇。相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而命名吴起。1942年设吴起县,因镇为名。不久改吴旗县。2005年10月19日正式更名吴起县。

8、甘泉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置甘泉县,因城南有泉,水质甘甜而得名。

9、富县唐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洛交县城兼设鄜州,1912年废鄜州设鄜县。1940年4月2日解放。1958年并入洛川县。1961年复设鄜县。1964年因“鄜”字生僻,改为富县。

10、洛川县

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始置鹿县。后秦姚苌建初八年(公元388年)分鹿县北部设洛川县,因洛河水穿境而过故名。

11、宜川县

宜川历史悠久,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至今有近1500年历史。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将义川改为宜川。

12、黄龙县

黄龙县得名于黄龙山,其山在历史上,一直被誉为“冯翊屏障”。

13、黄陵县

1944年改设黄陵县,因县北桥山有黄帝陵而得名。

二、陕西各县面食大全?

     陕西面食是人们的主要食粮。陕西特色面食主要有:

1.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

2.杨陵区的蘸水面。

3.武功县的旗花面。

4.鄠邑区的摆汤面。

5.大荔县的炉齿面。

6.咸阳市的汇通面。

7.陕北的羊肉面、荞面饸络。

8.合阳县的踅面。

9.西府一带的面皮,包括岐山擀面皮。

10.关中地区的特色扯面等。

三、甘肃各县特产大全?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同时,甘肃省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璀璨绚丽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伏羲文化、周文化由此发育成长。甘肃特产丰富,出名的有黄河蜜、白兰瓜、百合、水蜜桃、黑瓜子、天水花牛苹果、灵台小枣、金昌红棕鱼,金棕鱼、静宁早酥梨、定西马铃薯、武威人参果,天祝白牦牛等。

甘肃物产丰饶,各地美食特产众多,来到甘肃旅行的朋友,不免发愁哪些才是甘肃当地真正的特产呢?我们为你准备这份甘肃各地特产大全,请速速收好,甘肃的小伙伴也快看过来,有你的家乡哦!

兰州特产:

1.兰州白兰瓜

又叫“兰州蜜瓜”,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城”兰州著名的一种甜瓜。这种瓜,外形美观,瓜糖盈口,清香扑鼻,驰名全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白兰瓜在兰州有近五十年的种植历史。成熟的白兰瓜呈圆球形,个头均匀,皮色白中泛黄,外形十分美观。白兰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酶、钙、磷、铁等,营养丰富。

2.兰州百合

百合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蔬菜,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兰州百合”含糖量高,粗纤维少,肉质细腻,还含有其它有益成分。始栽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江苏宜兴(药百合)、甘肃兰州(甜百合)、江西万载(龙牙百合)为全国三大百合产地。

3.兰州软儿梨

兰州软儿梨,在享有“瓜果城”之赞誉的兰州,以它特殊的风味而成为梨中的佼佼者。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后成熟。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皮较厚,果肉硬,味道酸涩。若藏至冬季,则冻结成冰球,食用时需置于温暖处化开,果肉则成一包香水,浆液极多,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因此,软儿梨也称“香水梨”。

4.兰州冬果梨

冬果梨俗称“西园梨”,产于兰州市郊区及皋兰、靖远和河西一带,兰州市七里河区花寨子乡水磨沟和西园一带的为最佳,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为著名的陇上“八梨”之一

其特点是肉脆嫩,果汁多,含糖量高于一般的梨,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地人喜欢用冬果梨蒸冰糖或煮食热冬果,有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

5.兰州黑瓜子

兰州黑瓜

四、陕北鸟类大全?

         小天鹅、赤麻鸭、翘鼻麻鸭、棉凫、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绿头鸭、斑嘴鸭、赤膀鸭、白眉鸭、琵嘴鸭、长尾鸭、赤嘴潜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青头潜鸭、鸳鸯、丑鸭、鹊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中华秋沙鸭等

五、陕北寺庙大全?

1、青云寺(陕西省榆林市)

青云寺位于榆林市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寺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寺庙各殿宇原有比例适度大小不等的雕塑神、佛像共705尊,这些佛像姿态万千,栩栩如生。此外,庙内还有作工精巧、丰姿多彩的木雕、砖雕、壁画等不计其数,集中体现了民间巧匠的精心创作。

2、西峰寺(陕西省榆林市)

西峰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的大山里,有一个名叫芦草坛的地方,山不算太高,但山口平整开阔,背后山势陡峻,不知什么时代,人们在这山口修了一座小庙,虽只一殿,但由于殿内供奉的是三圣母娘娘,据说还聪明美丽,心地善良,天旱,她呼风唤雨,遇涝,她施力排除,乡人有难有求必应,抽签问卦十分灵验,去者十之八九都能心想事成,因此香火十分红盛。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此庙叫作娘娘庙,此山叫成娘娘庙山,原来的芦草坛到少有人知了。

3、金刚寺(陕西省榆林市)

金刚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东1.5公里榆阳河南山峁上,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3),为道、佛、儒三教于一体的寺庙。寺内环境优美,广植牡丹、芍药、偷闲、丁香等名贵花卉。山门石阶下一清泉流泻而过,环抱寺院左右山梁, 山廓布满桃树。后紧靠寺西辟筑密屋一院,额称”桃林山庄”,所刻字迹乃依于右任手书镌成。寺院另存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1937年抗战爆发后,邓宝珊将军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进驻榆林时即居此寺,曾在该寺设司令部。

4、普化寺(陕西省榆林市)

榆林普化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柳卜滩村,现藏”明代如来铜座像“一尊,“铁罗汉立像”两尊,铭文铜香炉若干。1992年为满足当地信众的需求,由曹开林 ,纪阳辰筹资建成道教活动场所:卧龙山——仙公庙。庙内供奉道教天神:仙公大帝。 2002年修建戏楼一座,每年定期举办秦腔演出,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2003年仙公大帝与地藏王机缘成熟,为了在陕北地区弘扬佛法,将仙公庙改建成普化寺。并通过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批准,普化寺为佛教活动场所,且成立普化寺管理委员会。于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诞辰),寺院邀请安徽九华山法师到场,正式举行开光法会。

5、无量寺(陕西省榆林市)

无量寺坐落在榆林古城东门外无量山,驼峰路以东,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占地六十余亩,是佛道合一的寺观庙宇。据《榆林府志》记载康熙年重修,创建于明代。一九四七年八月毁于兵燹,一九八六年广大信士功德主集资在原址上复建,逐年完善,楼亭殿阁,碧瓦朱甍,远胜当年,始成今日之规模。寺以地名而命,取洪福无量之意。

6、香炉寺(陕西省榆林市)

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

7、戴兴寺

戴兴寺位于榆林城东驼峰山巅,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与老爷庙、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大庵毗邻。全称为戴兴寺古刹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是一处名寺古刹,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距今近500年。曾是历代兼领僧会司;为陕北唯一的佛教圣地;是榆林八大景“驼峰拥翠”及旅游景点之一;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二年戴兴寺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龙兴寺(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

府谷龙兴寺,当地人称麻镇大庙,位于府谷县城北部。龙兴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古庙建筑群保留完整,寺庙由观音殿、娘娘庙、关帝庙、三官庙、龙王庙、太阳楼、石牌坊、戏台、山门等组成的清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庙内主体建筑和清代壁画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游寺院之一。1982年被府谷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请五台山高僧释加空赐名龙兴寺。2007年被榆林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云岩寺(陕西省榆林市)

佳县云岩寺位于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坐落佳县县城南1公里的虎头峰山腰。既是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艺术才能的结晶,又集中反映了石窟寺作为宗教艺术的属性为人们研究宗教发展、欣赏古代石雕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云岩寺依山而建,山势巍峨,怪石嶙峋,松柏葱郁,寺脚下是黄河与佳芦河交汇之外,涛声阵阵,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令人叫绝,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清光绪年间佳州佳州知州李寿昌曾作诗咏之景:古寺云岩畔,登临览八垓,河声动天地,岚气扑楼台,佳节同心赏,清光满眼来,群众试高歌,莫负菊花开。

10、石佛寺(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

石佛古寺位于榆林市横山县白界乡陈家沟村北约一华里处。居说古寺始建于北魏时期,鼎盛于隋唐,当年建筑宏伟,僧侣百人,香火旺盛。后毁于战乱,渐渐湮灭。据说山上共有三个石窟,炸石毁一,现一,还有一个尚未发现。2004年,村民投工,善男信女捐资,在石窟外修建大殿于以保护。适值广东省惠州市永福寺慧诚法师来陕选择吉地,弘扬佛法,看中了这块宝地,立志修复古寺,再现盛唐雄风。2005年工程启动以来,以募捐二百多万元,建成了五观堂、客堂、天王殿等。将来还要修建大雄宝殿、法堂、牌坊门、放生池、山门广场、及佛学院、敬老院等。为榆林最大的一个学佛,礼佛的场所。

六、元氏集市大全?

元氏市集大全:

  南因 县城东偏北9公里 农历四、九集 庙会:农历五月十三日

  南佐 县城西北20公里 农历一,六集 庙会:农历四月初六日

  殷村 县城西北10公里 农历四、九集

  宋曹 县城东南9公里 农历三,八集 庙会:农历五月十八日、九月十八日

  池村 县城北6公里 庙会:农历三月十一日、十月初八日

  墨池村 县城西3公里 庙会:农历十月初四日

七、阿勒泰集市大全?

阿勒泰集市基本都看季节,也就是季节性特征。有固定的集市有几个,虽然规模不大,因阿勒泰本身就人口较少。

阿勒泰也有流动性的集市,这集市每个月根据每个乡镇特定日期进行集市活动,规模虽然不大,但东西较全,也跟实惠,深得老百姓的热爱和欢迎。

八、夏津集市大全?

1、郑宝屯 逢阴历 五、 十

2、白马湖 逢阴历 三、 八

3、渡口驿 逢阴历 三、 八

4、双 庙 逢阴历 四、 九

5、宋 楼 逢阴历 一、 四、七

6、朱 庙 逢阴历 五、 十

7、郭 寨 逢阴历 一、 六

8、孔 市 逢阴历 三、 八

9、八方塔 逢阴历 四、 九

10、张 集 逢阴历 一、 七

11、二 屯 逢阴历 二、 七

12、张大屯 逢阴历 三、 八

13、新盛店 逢阴历 一、 六

14、大李庄 逢阴历 五、十

15、左王庄 逢阴历 三、 八

16、苏留庄 逢阴历 三、 八

17、常安集 逢阴历 四、 九

18、北铺店 逢阴历 二、七

19、后周官屯 逢阴历 四、 九

20、雷集 逢阴历 二、 七

21、张集 逢阴历 一、 六

22、津期店 逢阴历 四、 九

23、谢王庄 逢阴历 三、 八

24、张官屯 逢阴历 三、 八

25、东李 逢阴历 五、 十

26、香赵 逢阴历 二、 七、四、九27、王 寨 逢阴历 一、 六另外城里东关集 是阴历逢双

九、渭南集市大全?

辛市每月3、7日;官道每月4、9日;田市每月1、6日;周家每月 0、9日;故市每月2、5、8日。

集市(jí shì)(菜市场)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以后常出现在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上和圣地,并常附带民间娱乐活动。

十、陕北腊肉做法大全?

陕北腊肉以家制“缸腌腊猪肉”是广泛流传。以家庭为单位、用民间传统的加工方法腋制的省榆林地区的西部(包括榆林、定边、靖边)的一种腋腊肉制品。当地群众用自养自宰的猪肉为原料,瓷缸为容器,应用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盐埋法和油封法两种独特的加工方法而成的一种色香味俱佳,且外观整洁。外形整齐洁美,呈10~12厘米宽、约5~7厘米厚的方块状,每块0.4~0.6千克重。瘦肉呈红色或暗红色,肥肉呈白色或淡黄色。肉质结构良好,肥瘦相间的肉块,红、白(或淡黄色)分明,色泽鲜艳,外观肉质鲜嫩多汁,咸淡适中,香味纯正、浓郁,具有特殊的腌腊风味;久存(2~3年)不变质。

制作方法

1.选用健康的,在比较卫生的条件下宰杀的猪肉。除净残留毛,刮洗净血污脏垢,去骨(肋骨可带骨)、去蹄膀,然后按要求切成10~12厘米宽、5~7厘米厚的方块备用。[3]

2.将缸及石板盖准备好,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盖好盖放在适当的地方备用。缸的大小,应视肉量的多少来选择,一般要求肉装至离缸口20~30厘米为宜,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肉的保存。

3.炒盐:将所需要的盐(陕西定边产的大青盐)放入铁锅内炒,炒至微黄时为宜。炒盐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是“缸腌腊肉”成败的关键。

4.滚雪球(上盐):将炒好的盐放于盆内,在盐未凉时,把肉块放进盐中滚几下,使肉块表面粘上较厚的一层盐,提起肉块轻抖几下,以不掉下盐粒为度。

5.腌晒:将上好盐的坯块摆放在干净的盖片(用高梁秆的盖子)上,放在太阳下腌晒,腌晒时间,夏、秋季大约为1天,冬、春节约为3天,以晒至表面渗出水分为好。

6.搓盐:将晒好的肉坯块,再拿盐搓上一次,其目的是搓出多余的水分,补增些盐分。

7.复腌:将搓好的坯肉块,抖擦去多余的盐粒和水分,使表面相对干燥,再进行复腌。

8.半熟加工及腌制:有咸味较浓的盐埋法与盐味较淡的油封法两种。

(1)盐埋法:①笼蒸:将腌好晾凉的肉块,皮面向上摆放在笼里蒸10~15分钟后,取出晾凉。②入缸:先将炒好的盐进行压底,其厚度约5厘米,然后将肉块肥瘦搭配,排列整齐,稍留空隙,皮面向上,放入缸内一层,然后撒上一层盐,盖没肉面,轻压一下,接着装第二层,直至装完为止。最后一层盐应撒约5~8厘米厚一层,稍压实即可。③加盖封口:装毕肉后,用石板盖将缸口盖严,然后用绳在缸口中间轧几圈固定,以防缸体裂炸。整个加工过程完毕。

(2)油封法:①油浸:将猪的板油、五花油等油脂炸炼,除去油渣后,把油加热,控制在6~7成熟,将腌好晾凉的肉块逐块放入油锅内浸泡,炸至肉边起色时为度,捞出晾凉,直至炸完。②净油:将泡炸过的油,继续加温炼至水分耗净后,澄清,除去渣质,待用。③入缸:将油浸过的肉块逐块放入缸内,要求皮向向上,排列整齐,肥瘦相间,上层与下层肉块错位,左右留有空隙,层层装进,装至离缸口约25~30厘米时为宜。④油封:将除干水分的澄清油,油温降至40~50℃时,徐徐倒入缸内,淹过肉面5~10厘米时为止。⑤加盖封口:先将石板盖盖好,一边隔起空隙,待油冷却后盖严。即腌制加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