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粮河的来历?
运粮河古名清河,紧临河边的父城(今宝丰县翟集村),曾是楚国的边关重镇,楚太子在此驻守,这条河成为调运军粮的水上通道,由此称运粮河。
运粮河又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称作龙山水。《水经注》中有这样的描述:“……(汝水)又东南与龙山水会,水出龙山龙溪,北流际父城县故城东。”
二、开封运粮河起点终点?
开封运粮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水运通道,起点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龙亭区,终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龙区。它全长约200多公里,是连接黄河和洛河的一条重要航道,曾经是运送粮食和物资的主要通道。开封运粮河的开凿和运输活动对于古代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成为了中国水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三、运粮河历史详细介绍?
据说,住在店集镇的楚宗室的女儿嫁给高公崔老家一户官宦之家。为了向女儿家运送东西方便,楚宗室官员便令百姓挖一条河通往崔老家,取名运粮河。此河历经2000多年,虽经局部改道,古河址断断续续仍在;它起于崔老家,穿过界洪河,流入干溪沟,长约5公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时,挖出了古沉船,一见风很快风化。离柘王殿遗址不远,现王寨村南运粮河边有一片洼地,原是大水湾,说是当年停靠船只的地方。
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境内相传建于二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柘王宫”遗址,距镇政府仅百米之遥,楚襄王为嫁女而开挖的运粮河,自今绿波粼粼清流依然,绕经镇政府大门而过。店集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于战国后期的“柘王宫”遗址(店集铁塔处)西距镇政府仅有百米之遥,该遗址于1978年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楚襄王为嫁女而开挖的“运粮河”至今清流不绝,绿波粼粼,一直哺育着两岸生灵。境内的干溪沟、罗沟、双庆沟等水系。给该镇构成了丰富的水资源,经由西淝河流入淮河。店集古称“柘树店”。清朝同治年间,因最初的两间小店在路旁的大柘树下而得名。后来柘树店逐渐发展成为集市后才被当地人叫做“店集”。
四、镇江运粮河的由来?
《镇江地名录》记载,传说南宋时,金兀术被困于京口一带,粮草断绝,被迫连夜挖河运粮,故名运粮河。《徒县志》记载,太平天国期间,清兵守将张国梁,重兵把守运粮河南,筑二垒于七、八摆渡间,太平军亦在河北芦苇间筑三垒相拒,两军对峙于运粮河。在《镇江地名录》,陈庆年撰写的《镇江剿平粤匪记》文中即有“便民河”、“运粮河”的记载。 其实运粮河的开浚、变迁与便民河是一脉相承的,既是自然的蜕变,也同样是历史人文的演化。古时,长江扬子江段江阔浪险,行舟总是胆颤心惊。为避长江黄天荡急流之险,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1780-1783) 开凿了便民河。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龙舟航行在便民河上,乾隆皇帝看到便民河航道起到的作用,为国为民带来的好处,以及国泰民安,社会祥和的景象,高兴之极,赐便民河名“便民港”。因便民河又起到旱涝引排灌溉农田之能。感慨之中,乾隆皇帝即兴作《由便民港舟至栖霞山行馆即事有咏》诗一首:发以寅而到以申,舟行百里未劳身。此言讶不当出我,执役犹应念众人。漫向青山论今昔,最欣绿水涤精神。迎銮老幼胥欢忭,自审如何称便民。
金山河与新开河,都是便民河东端入江的河流。金山河,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开凿便民河东入江口的河道。新开河是同治八年(1869),由于金山河浅淤,舟不能通,亦难停缆,新开了入江河即新开河。金山河与新开河在金山桥南相汇,形成三叉河。金山河于本世纪初才被完全填埋。便民河自乾隆四十八年(1783)通航,时至民国初年,有三次较大工程的疏浚,分别是光绪三年(1877)、光绪十九年(1893年)和民国3年(1914)。民国3年疏浚了便民河,同时还浚深了高资港。
五、山东运粮河发源地?
济宁
位于京杭运河中段。今济宁城区的古运河旧称运粮河,西起京杭运河,经顺河门入南四湖,自西向东,穿城迤逦南流,全长6.44公里。
今济宁古运河街区,为元明清时期济宁州城,位居“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控引江淮咽喉”,处漕河管理和鲁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济宁由府升为路,领三州十六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济宁州,领三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省辖直隶州。
史载,时济宁“官舸商舶鳞集、麻拥于济城之下”。明中叶已成“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居民不下数万家。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两岸,行栈林立,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商户上千户,年营业额达白银亿两,市场辐射周围近百县。商贸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人口与消费俱增。
六、南京运粮河属于哪个区?
运粮河属于江宁区,北起始于麒麟中央公园,南止于村西岗路,纵向横穿启迪大街、沧波门北街、沧波门南街、光华路、智汇路,全长约5公里,纵向与运粮河西路、运粮河东路、双麒路、智汇路平行,全水网系丰富,交通发达,水陆交叉,全境之中运输网系四通八达。
七、鞍山运粮河坐几路能到?
2路公交车。
运粮河湿地公园是位于鞍山市奥体中心旁的公园。乘2路公交车,到职教城下车西走即可到达。运粮湖公园位于刚改造完成的运粮河的北端,景色怡人,石拱桥、观光塔和“穿越”湖心的栈桥成为公园最佳观景地。
八、南京运粮河历史详细介绍?
运粮河是南京市江宁区与玄武区的界河,从区界东南端向西流经区境约1910米,系人工河。明太祖朱元璋为从东郊运粮至城内给军队用,特命人开此凿了此河,从此老百姓称该河运粮河。
此河河北堤是区内历年防洪重点地段,1999年将堤岸加宽、加高,堤、路两用。
九、栾城运粮河具体经过哪里?
古运粮河工程北起东坡路、南至古运粮河道与市东南退水明渠接口,河道设计长度约12.3公里,总投资7.58亿元,涉及水域及两侧景观绿化面积约83公顷。工程建设期为两年,建设内容为:12.3公里渠道工程、11.1公里引水工程、新建三座提升泵站、建成占地130亩的生态湿地、三座景观桥梁及栾武路南侧朱家庄坑塘治理、三个生态公园及工程绿化。
届时,该工程将会把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建具有栾城特色的滨水产业带。
十、怎样形容运粮河生态恢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运粮河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运送粮食的人工水道,已有两千余年历史。过去,河两岸水草丰茂、风景秀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农业用水量逐年增加,运粮河一度干涸断流,成为临淄区的纳污河道,水体降为劣五类标准。
为使千年古河重焕光彩,临淄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在河水清澈,已达地表水四类标准。河水变清了,水里又有鱼了,用群众的话说,运粮河“复活”了。运粮河“复活”的背后,临淄区做出了哪些努力?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这条千年古河。
曾经,“走路都不愿意沿着河走。尤其是夏天,臭烘烘的。”沿河而居的群众,回忆起几年前运粮河的样子,依旧摇头叹息。
现在,“变化很大,水清了,空气也新鲜了。”临淄区凤凰镇北王村村民孙建感慨:“晚上没事的时候就爱来这里遛弯,国庆假期我们哪也没去,孩子很喜欢这里。”虽然已是秋天,可运粮河湿地公园依然满眼葱翠、流水潺潺,吸引了大批市民在此观景、休憩和游玩。
从污水到清水、再到“好水”
运粮河是如何“复活”的?第一项措施是“截污 污水处理”。2007年,临淄区投资6900万元的齐城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008年底正式投入运行。原来进入运粮河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运粮河。
“污水经过多道处理工序,达到一级A类标准后排放到运粮河生态湿地。我们严格污水处理各项操作,并在出水口安装了24小时在线监控,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排放。”齐城污水处理厂经理臧贻涛介绍。记者在现场看到,出水口水质清澈,生物指示池的鱼儿游得很欢畅。
运粮河“复活”的第二个措施是“生态湿地 公园建设”。2016年,运粮河生态湿地及湿地公园开工,2019年7月完成二期建设。目前,运粮河生态湿地公园拥有高标准生态湿地325亩,日处理中水能力达到7.5万立方米。
“利用湿地植物的分解吸附作用,进一步削减齐城污水处理厂来水的COD、氨氮等指标。现在你看,河里鱼类很多,野鸭直接在草丛里安家,白鹭也能经常见到。”提起生态湿地,临淄区水利局副主任崔宝奎一脸自豪。“我们还建设了休闲广场、步栈道等配套设施,使湿地公园成为集水质净化、河道生态修复、自然体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通过一系列措施,运粮河实现了从污水到清水、再到“好水”的转变。这得益于临淄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以及临淄区落实山东省多年来探索出的“治用保”流域治污模式,在流域治理方面既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又做好减排降污的“减法”。
“大河治、小河也不放过”
在治理过程中,临淄区没有孤立地围绕运粮河开展工作,而是树立“一盘棋”思想,“大河治、小河也不放过”,强调上下游、左右岸的联动以及各部门共同发力。2010年以来,包括运粮河在内,共投入1.9亿元对辖区内的淄河、乌河进行统筹治理,努力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流域体系。
同时,临淄区实施工业源关停和整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园区布局,严格落实各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抓好生活源治理,加强入河排污口封堵。
“通过观察临淄区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曲线,我们看到,这个曲线总体像一条抛物线,曲线峰值出现在2012年。2012年以后,曲线呈下降趋势。” 临淄区污染物总量控制办公室范立新说,这表明临淄区的一系列减排降污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成效反映在数据上,2018年,临淄区的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是3169吨、598吨,比2008年分别下降12%、30%。
“水质要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必须加快”
为实现水污染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临淄区出台了生态临淄建设工作方案,制定《临淄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明确责任,实施流域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全力推进水生态项目建设。
临淄区还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河(湖)长制紧密结合,建立起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河(湖)长体系和“河管员”制度。盯紧河长、湖长巡查职责落实,通过微信告知、书面通知等方式,督促各级河长、湖长按时按次巡查各自所包的河湖,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胡丽丽是一名河管员,她每天都要对所负责的河段进行巡查。“我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手机上的巡查软件上报给上级部门。发现随意丢弃垃圾的,会及时制止。有时也会把河里或者河边的垃圾捡出来。春天的时候,看着花草一点一点变绿,心里非常高兴,这里的环境比电视上的都好看。”胡丽丽高兴地分享着手机里的照片。
在水生态环境监管方面,无人机、探地雷达、水质快速分析仪、应急监测车等先进装备的使用让锁定污染源的速度大大提高。水质在线监控平台和环保设施用电监管平台的建立,使“网上管、地上查”变成了现实,显著提升了环境监管效率。公安环保联合执法、区领导带队夜查,环境执法双随机抽查以及24小时值班备勤等一系列制度的完善,保持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有力地震慑了某些企业和个人,涉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数量与几年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在临淄区环境监察大队从事环境监察工作13年的退伍军人梁春青感叹,“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来,企业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谈到运粮河的未来,临淄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王林满怀期待,“将来,运粮河的水质要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目前,因无活水注入,来水源头主要是齐城污水处理厂,因此要实现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必须加快。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将运粮河打造成‘精品小河’、‘生态小河’”。王林说